邻里相扶、守望相助,和谐邻里关系展现出一座城市、一个城区、一个社区的精神风貌,亦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建构。
如何传承中华优秀邻里文化,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共建亲邻社区共同体,在外来人口居多、邻里关系相对陌生的移民城市深圳,成为一个亟需破解的现实议题。
而在深圳这一处,一个个温馨暖意的亲邻故事,奏响了亲邻社区建设的交响曲。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从搭建亲邻共治平台、凝聚亲邻社会力量、建设亲邻服务空间着手,不断探索亲邻社区建设路径,推动共建共治共享,聚邻乐邻安邻,着力打造“从陌邻到亲邻”温馨社区家园,有效化解城市邻里“陌生人关系”困境。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民治街道如今实际管理人口超90万人,形成了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性高、经济活跃度高和社会结构多元、矛盾诉求多样的“三高两多”的社会治理格局。
从“社区”入手,破解难题
破解这一基层治理难题有一把钥匙——从“社区”入手,有一条解题路径——实现传统邻里精神的回归,使居民从被动自治转变为主动自治,从社区建设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围着小家“自转”变为融入社区“公转”,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塑造家园认同意识,形成社区生活共同体。
按照全区工作部署,在民治街道党工委谋划下,各社区党委紧密配合,点题破局,聚焦需求、升级服务,举办“书记茶话会”“亲邻议事会”“楼下凉亭会”“巷道夜聊”等一系列活动,从家庭、单元、楼栋到网格、小区、社区,以点带面,聚拢起社区里的“烟火气”与“人情味”。
书记茶话会,便是一种沟通便捷,效果明显的举措。北站社区党委书记郑阳认为,社区工作千头万绪,要面面俱到,往往需要广泛听民声、知民意。事实证明,茶话会的形式将社区书记对于社区治理的主体责任充分地凸显了出来,同时又以非常温暖亲和的方式,拉近了社区党委和居民的距离,能够听到基层最真实的声音,精准解决社区治理的痛点难点。
大岭社区在常态化开展“流水茶席”“巷道茶聊”的基础上,选定人口密集、矛盾突出的花园小区打造“亲邻说事点”,围绕社区发展,构建融说事、议事、办事、评事于一体的说事制度,探索出一条“听百姓之声、排百姓之忧、解百姓之难”的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
大岭社区创新打造亲邻说事点
一杯热茶喝完,问题收集上来了,思路碰撞出来了。今年以来,民治街道累计召开书记茶话会近140余场,收集解决各类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和民生事项意见700余条。
邻里守望、与邻为亲、互帮互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亲邻社区建设鼓励居民在参与公共事务中,潜移默化培育公共精神,从而探索一条社区共同体建设之路。
以社区为主体,激活“邻”聚力
民治街道以社区为主体发布“亲邻招募令”,吸纳社区党员、小区业主、商家、物业员工、志愿者等成为“亲邻合伙人”,评选出数百名社区“民星”,还发掘了一批社区医生、律师、教师、维修工等“技能人才”,让最近的人提供最亲的服务,努力让居民都能深切感受到邻里温暖。
樟坑社区举办亲邻音乐会
不仅扫好自家“门前雪”, 亦管邻里屋顶“瓦上霜”。红山社区党委率先提出“美好红山共理人”理念,即“共同管理”,充分挖掘发挥社区“民星”作用。“美好红山共理人”,由持有律师证、会计证、健康管理师资格证等各类专业技能证的社区居民组成,同时还拥有手工布艺、旗袍形体、唱歌戏剧等技能,在社区常态化开展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关怀独居老人、消防安全、环境治理等志愿服务。
上芬社区发挥“大党委”作用,联合上塘股份合作公司党支部、华润置地城市更新事业部党支部以及华润银行,整合资源建设上芬社区榕树下奋斗驿站。成员轮流入驻驿站,每周二、四、六下午常态化为居民提供布衣女匠公益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收送缝补衣物、打扫家庭卫生等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社区共建想出彩,还得发动依靠社区所在资源和周边资源出力,形成共建合力。民治街道推动各社区主动链接辖区企业、医院、银行、社会组织等资源,开展中医文化进党群、非遗传承等十大便民服务近2500场,服务居民群众数达6.5万人次,以邻里事服务“邻”距离。
好项目激活好空间,好空间承载好项目,相互映衬,彼此成就,最终成为凝聚亲邻力量的纽带。
民治街道聚合多方资源,持续打造丰富多样的亲邻服务空间,由内向外拓展延伸亲邻空间的宽度、长度和连接度。今年以来,街道通过区域统筹、资源整合的方式,创新开展各类便民惠民服务,打造活动丰富、服务贴心的党群服务圈层。
聚合多方资源,打造亲邻服务空间
龙塘社区亲邻之家,有一台居民捐赠的共享缝纫机,刚开始很多居民不会使用。为此,社区达人牵头组建缝纫小组,手把手地为居民进行培训。从“被服务者”变成“服务者”,从基础服务到掌握技能,使得亲邻社区的内涵更加丰富,如今越来越多的邻居加入“亲邻共享服务队”。
龙塘社区举办爱心缝纫培训班
奥一新闻记者近日走进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琴声、歌声,余音缭绕。新时代大讲堂、长者服务中心、健身中心、数字书房等功能室,开展四点半课堂、乐器培训、健康体检、老年大学等上百项活动,涵盖妇孺老幼群体所需。在北站社区党委书记郑阳看来,这栋亲邻社区综合体,拉近了社区居民间的距离,拉高了北站人的幸福指数。
按照全区党群服务阵地“优服务”工作要求,民治街道会同各社区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多方力量,充分整合利用物业公配用房、原有卡口集装箱、核酸检测亭等闲置资源,在小区旁、家门口建设民乐村亲邻之家、中海锦城亲邻之家等一批亲邻之家,举办幸福生活节、亲邻运动会等特色活动420余场次,惠及居民3.85万人次。
不断用情厚植家园意识,用心建设亲邻社区,用爱塑造新型邻里关系,用力丰富新型“亲邻”内涵,民治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破解社区基层治理难题,努力探索一条“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为基层治理增添更多“人情味”“烟火气”,努力推动“小邻和睦”走向“大邻和谐”。
编辑:林紫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