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21个地级以上市实现县、镇、村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一场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正广泛深入地在百姓身边开展。为进一步宣传推广各地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创新做法,南方都市报推出《新时代·新文明·新实践》专题报道,带你走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一同感受广东文明建设丰硕成果。本期,我们来到了惠州市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伸伸腿、扩扩胸……在宽阔的小广场上,有几位老人家正结伴锻炼;不多时,还有市民背着书包走进面前的场馆。
占地约1500平方米,采用客家围屋元素进行环形建造,这里是全国10个基础好、代表性强,接受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重点联系指导的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入口处。
小剧场演出大能量
2019年初,博罗县打造了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馆。据了解,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馆设立展览展示、惠民空间、互动体验、综合服务4大功能区,同时配套建有志愿服务接待中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围屋剧场、“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新时代书屋等便民利民设施。
走进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看到极具客家特色的展厅,弧形的墙上用黑色的瓦片做装饰,以红色为主,配以青、蓝等颜色,将实践中心的成果展现出来。再往前走,就是“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配套的书籍,辅以电子屏幕,让市民自行学习新思想。
“还有人在那里自习。”走到紧邻“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的新时代书屋,有市民正在座位上看书学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人不自觉放轻脚步降低说话音量,博罗县文明工作事务中心主任周伟文介绍,实践中心面向群众全年无休、免费开放,“今天是工作日,人少些,假期的时候,这边都座无虚席。”
新时代书屋里有市民正在座位上看书学习。
在距离展厅不远处,是实践中心的小剧场,电子大屏幕前是一个较为宽敞的舞台,数排蓝色的座椅能同时容纳上百位观众。在前排座位上有数位老人家正聚在一起聊天,“我们上午在这里排练,”梁奶奶表示,她退休后,就跟同龄人一起组成了表演队,时常在县里各个地方演出,“我们很喜欢这里呀,排练很方便的。”
博罗县文明工作事务中心副主任陈勋告诉记者,小剧场是实践中心日常举办活动的地方,前些天刚刚举办了一场脊柱健康公益讲座。他介绍,脊柱健康知识以及义诊非常受群众欢迎。“其实他讲的东西,跟总书记的健康中国的理论也是相通的。用小切口阐述大道理。让市民真切感受到实效,他们就会真心认可我们举办的文明实践活动。”
前些天,在小剧场举办了一场脊柱健康公益讲座。(受访者供图)
唱山歌、打快板……
让新思想走进群众心里
举办微宣讲基层活动,是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让理论宣讲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实践中心就是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此,在新思想的宣讲和传播中,博罗努力创新方式方法,使用脍炙人口的“群众味”言语,在“听得进”上精耕细作。
如何更好地面向群众开展政策宣讲、传播党的理论,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自己的独特方式。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出“方言+文艺+服务”的理论宣讲方式,用“群众语言”诠释“理论话语”,以“百姓名嘴讲身边故事为主,机关干部讲理论政策为辅,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读出来、讲出来、演出来、唱出来、画出来、播出来、评出来、比出来、塑出来、问出来,融入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中。“百姓名嘴主要是村社区挖掘出来的乡土文化人才。”周伟文介绍,例如,通过农业致富的农民王晓晖,不仅在宣讲时传授致富经验,同时也传播党的惠民政策。
微宣讲活动。(受访者供图)
“我们的宣讲活动形式有很多种,都是结合了博罗特色,比方说快板、客家山歌等等,这些节目都会融入最新的理论知识,让市民听得懂,也能领会。”周伟文表示,目前博罗拥有“博罗那家人”“七彩快闪队”“罗浮音乐“童声合唱团”等品牌,制作推出了一批高水准、接地气、易传播的新媒体精品。这样的政策宣讲活动,基本每周都会举办。
不仅如此,博罗还通过村歌来传递正能量。周伟文介绍,博罗389个村(社区),已经创造了200多首村歌,“这些村歌都是我们县里的志愿者到每条村里,根据特色创造出来的。”而这些村歌里,也融合了新时代新思想。
在宣讲载体上,全县389个村(社区)全面开通乡村大喇叭,既讲普通话又讲地方话,用乡音及时精准传递党的声音。并且创新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传。
2019年以来,实践中心围绕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比如:“我爱微宣讲”“童声唱经典”“家庭家教家风”公益课堂“党史音乐进社区”等,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广东省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名字赫然在列。
打造“群英荟萃”的宣讲联盟
“理论宣讲人,首先需要政治素质上过关,其次表达能力也很关键。”周伟文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理论政策宣讲工作水平,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小剧场定期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政策宣讲人才培训,为百余名宣讲人才库宣讲员持续充电。
除了培训之外,还举办了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微宣讲人才选拔大赛,选拔党员“先锋号”、群众“博字号”、青少年“复兴号”三个组别共180名优秀宣讲员,组成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今年,这些宣讲员就奔赴各乡镇开展巡回宣讲,也是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目前,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经成立覆盖县、镇、村三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主任(所长、站长)宣传宣讲队,打造理论宣传、政策普及、文化文艺等19支行业宣传宣讲队,挖掘、选拔、培训N支群众身边“新时代百姓宣传宣讲队”,合力组建博罗“3+19+N”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队矩阵。这些宣讲队,已经在全县范围内面向群众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宣讲7200余场次。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裘萍
统筹:李陵玻 李欣
采写:南都记者 廖艳萍
设计:张许君 林泳希
南都政法与民生新闻部出品
编辑:廖艳萍,李欣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新时代·新文明·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