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现正全力打造“青春湾区”粤港澳青年发展型大湾区,示范带动“活力广东”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让湾区对青年更友好。打造青年发展型湾区,要以青年优先发展理念为核,更好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大湾区是怎么做的呢?新锐国潮原创音乐人李思雅SIYA和新媒体说唱博主@清醒老C,代表着大湾区青年的YOUNG力量,走进粤港澳大湾区街舞潮流文化中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大湾区青年在文化活动、创新交流、科技实践的“新突破”。
《湾区这么YOUNG》大V名片
李思雅SIYA
作为曾就读于新加坡、英国,金融与音乐文化双修的深圳新锐,李思雅SIYA学成回到大湾区后,凭借一首代表作《湾区YOUNGSTYLE》火爆全网,播放量冲破3亿。
@清醒老C
作为以RAP“说教”的潮汕代表,@清醒老C 在自媒体号上RAP出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周杰伦在一次直播中,播放了@清醒老C 的二创作品,让他一夜之间成为“被周杰伦翻牌的男人”。
【潮流魅力】
非遗街舞集聚湾区 文化引领热力潮玩
为了凝聚大湾区街舞力量,打造青年文化标杆,粤港澳大湾区街舞潮流文化中心2021年4月落户广州。这里也是全国首家体验式潮流文化中心。该中心包括街舞艺术基地、滑板体验基地、LEVVV潮流艺术空间、先锋DJ体验中心四大板块,内容涵盖街舞、说唱、涂鸦、DJ、滑板、潮玩、跨界艺术等。经过三年的打造,该中心正逐渐成为华南地区潮流文化的亮丽名片。
尽管李思雅SIYA和@清醒老C均是能唱能RAP之人,但对于街舞接触得还是较少。日前,带着满满的求知欲,他们来到位于海珠区的粤港澳大湾区街舞潮流文化中心,开启体验之旅。
粤港澳大湾区街舞潮流文化中心是全国首家体验式潮流文化中心。
在街舞团队的指导下,李思雅SIYA和@清醒老C边看边学,即兴合跳了一版《湾区YOUNGSTYLE》的街舞版本。虽然他俩的舞步和身后的街舞团队相差甚远,但一两个小时的排练,也让他们初体验到街舞的形态、节奏、生命力。
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广东地区常务理事、广州市海珠区极速街舞潮流文化中心会长黄冕向李思雅SIYA和@清醒老C介绍,现在很多国际街舞赛事的总决赛都在大湾区举办,例如Red Bull BC One、Dance Delight。大湾区也有很多成熟自主的大型IP品牌,如Like a cool kid少儿街舞展演、REALLIFE“我们的生活”-中国(广州)潮流文化周,又如融入了广绣、广彩、粤剧、舞狮、咏春等非遗元素的“跳动的非遗”街舞比赛。有关部门为了支持“青春湾区”“街舞文化”的发展,给予不少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街舞潮流文化中心就获得了减免租金的优惠。
黄冕(左一)向李思雅SIYA和@清醒老C介绍大湾区街舞赛事的情况。
潮流文化周——广州潮流文化重头戏
李思雅SIYA和@清醒老C了解到,年底举办的REALLIFE“我们的生活”-中国(广州)潮流文化周,也是广州潮流文化每年的重头戏。
很多嘻哈文化热爱者对中国(广州)潮流文化周应该不陌生。在广州海珠万达广场,几天的活动就吸引了几十万人流过来参与。观众可以免费入场。潮流文化周内容涵盖了嘻哈文化的四大元素:DJ、说唱、街舞、涂鸦,同时融合了当今最受年轻人欢迎的街头文化项目:跑酷、滑板、BMX花式单车、单排等x-game以及花式街球等。这项活动,把最炫、最酷的嘻哈(Hip-Hop)文化以及街头文化内容融合为一体,把最real的嘻哈(Hip-Hop)街头文化展现给大众。潮流文化周活动精彩纷呈,给海珠区注入了年轻活力,也给嘻哈潮流文化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中国(广州)潮流文化周是广州潮流文化每年的重头戏。
街舞公益课堂滋养2000多名山区孩子
霹雳舞已经成为今年杭州亚运会、明年巴黎奥运的正式比赛项目,并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引发新一股青春风潮。“舞动希望”街舞公益课堂也走进了山区,在广东省十几所小学润物无声,滋养了2000多名山区孩子。
“舞动希望”街舞公益课堂项目自2020年起,通过选派街舞支教志愿者到乡村学校开展街舞支教,为学校青少年提供学习街舞的机会,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项目开展至今,支教志愿者在陆河完美希望小学、梅州梅南希望小学、汕尾后径希望小学、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中心小学、肇庆市广宁县横山镇中心小学等共14所学校支教,共有2000多名山区孩子因这个项目接触到街舞。
街舞支教志愿者到乡村学校支教,为孩子们提供学习街舞的机会。
“街舞还能和英歌舞、咏春结合,很酷!”“街舞还走进了乡村地区,举办街舞公益课堂,太棒了!”李思雅SIYA和@清醒老C对粤港澳大湾区街舞潮流文化中心跨界融合的举措由衷赞叹。此外,该中心各式各样、设计出众的潮玩周边产品,也让他们大开眼界。
粤港澳大湾区街舞潮流文化中心各式各样、设计出众的潮玩周边产品。
【科研活力】
妙韵激发科研动力 高知团队活力四射
在粤港澳大湾区,潮流文化不仅在街舞爱好者中流行,在科研人员中也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有一支创新团队,他们的表现就一改人们对科研人员严肃木讷的刻板印象。
他们是一支多学科交叉汇聚、以青年海归为主的合成生物学团队。该创新团队不仅获得第二十三届“广东青年五四集体奖章”,还获得共青团中央授权,自改自编自主演唱《破浪》,为建党100周年献礼,树立了大湾区朝气蓬勃的团员形象。
视频中,百名来自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后、研究助理和同学们齐齐上阵,满怀激情演绎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他们唱出“乘风破浪、更广阔的海洋,我们要到达更远的地方;突破想象、坚定不迷茫,向着那党旗所指的方向”,在歌声中展示了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相关科研成果,让大家领略到了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魅力,同时展现科研人员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奋勇向前、坚持科学创新、勇攀科技高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创新强国的决心。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团队自改自编自主演唱《破浪》。
以舞蹈、合唱等比赛强化与高校科研人员的连结
这次不同于以往的视频尝试,获得了海归学者和广大青年党员的大力支持。他们踊跃参与其中,历时近2个月,自发改编歌词、构想画面、设计动作、编排队形,用新颖潮流的方式唱出科研人员青春向党的新风貌。
“除了加入科研元素,还把我们工作生活的城市——深圳写了进去。”正如歌词所唱:聊不完的新想法,做不完的新创造。《破浪》团队回忆,Rap的形式比较新潮,很符合研究所的气质。“老师、学生都很年轻,我们的研究方向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助理杨洁向@清醒老C介绍,研究院里有着各种自发组织的团体,不定期会与不同的高校举行舞蹈、合唱等比赛,强化了与高校科研人员的连结。
合成生物学团队牵头建设的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落户光明科学城,打造了国内首个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极大解决初创企业缺乏设施和技术平台的瓶颈,缩短原始创新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为打造科技创新强省,激发了创新的原动力。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研究所研究助理杨洁(左)向@清醒老C介绍研究所情况。
【创新助力】
自主研发机器人 助力“百千万工程”
科研有活力,发展有动力。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人才很会玩,寓娱乐于科创之中。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年轻的大学生们也很有创意和抱负,用科技创新的手法助力“百千万工程”。
在一台大疆机器人的“带路”下,@清醒老C 走进了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验教室。推、拉、升、降,同学们娴熟的操作,深深吸引了@清醒老C。在原来的机器人研发基础上,学院师生脑洞大开,不断探索帮扶农民提高产能的机器人。今年他们参加了“百县强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活动,对口帮扶汕尾陆丰市博美镇。
该校汽车与工程机械学院系部主任黄景鹏介绍,博美镇现有近万亩因品种不好而废弃荒芜的荔枝林,为盘活这些荒芜的荔枝林,学院驻博美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积极谋划,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多维立体种养示范基地。
铁石斛附生荔枝树生态种植对于喷淋灌溉有特殊的要求,基于此,师生团队研究出智慧农业暖淋系统。该系统采用5G传输技术,可以提高取据传输分析的速度与控制精准度,助力铁皮石斛附生荔枝树生态的智慧管理各环节提速升级。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百千万突击队”队长钟培楷(右)和@清醒老C互动交流。他表示,根据田间作业的特点,下一步会考虑把机器人的轮子换成履带。
学生团队在田间地头激发新的创作灵感
黄景鹏说,为了配合智慧农业暖淋系统,学生团队自主研发了以stm32f4系列开发板为驱动的多维雾化淋洒机器人和智能除草机器人各一台。
日前,学生团队带着这两台机器人,前往蛟溪村四维立体种植产业示范基地进行测试。在当地产业合伙人的耐心讲解下,学生们了解了产业项目的种植情况和特点,以及产业园区的日常管养要求,这也为他们后续对农业智能机器人进行迭代升级积累了经验。
该校汽车与工程机械学院22汽车制造类学生、“百千万突击队”队长钟培楷表示,经过在荔枝园的实验,学生团队所研发的机器人都能实现基本功能,这是研发道路上的里程碑。同时他们也发现机器人功能上存在不完善之处,团队小伙伴们通过实验、观察、记录,总结了未来的开发思路及方向。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给@清醒老C示范机器人的运作。
钟培楷说,在与果农交流学习田间作业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不仅感受到果园在智能管理方面的迫切需求,也切实感受到田间地头劳动的艰辛,从而激发了新的创作灵感,“我们力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创新,用科技创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百千万突击队”带队老师黄景鹏(左)向@清醒老C介绍机器人进乡村课堂情况。
带着机器人知识走进乡村课堂
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团队还带着机器人知识走进了乡村课堂。这些科普活动通过现场演示、讲解,以及展示机器人灵活多变的特点,吸引小朋友们的目光,提高他们对机器人的兴趣。团队成员还展示了自主制造的科技成果,带领小朋友们进行简单的机器人操作并在现场共同制造一些小物品,同时鼓励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制作出更有科技含量的设备,报效祖国,造福社会。
如今,该院师生团队正不断对机器人的性能、外观进行升级迭代,并逐步将3D打印、机器人画图、机器人编程等,引入乡村课堂。
《湾区这么YOUNG》大V唱
重新改词现场SOLO RAP出湾区活力
@清醒老C 在这次大湾区青年文化创新活动中,重新改编了李思雅SIYA《湾区YOUNGSTYLE》的RAP部分,以《湾区这么YOUNG》为主题创作了一段RAP(内容如下),有兴趣的小伙伴们不妨留意南都、N视频《WALK IN新广东》系列,一起RAP、一起感受湾区年轻活力!
来自大湾区的young文化已经蓄势启航
街舞开始走进课堂,结合传统文化飞扬
DJ的节奏一响,新国潮音乐登场
滑板上英姿飒爽,边舞动一边拿奖
新生一代的说唱,歌词里乘风破浪
机器人入场助力农业开辟出新的土壤
立足于群峰之上,不负百年长风浩荡
这是新生代的秀场 full ahead 我们最young
123 go !
南都、N视频出品
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统筹:王佳 陈伟斌
执行统筹:柯晓明
采写/摄制:南都、N视频记者 陈灿荣 刘红豆 王熠 李敏谊 张婷 谭俊凤
编辑:李敏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WALK IN 新广东
编辑:李敏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WALK IN 新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