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麒麟表演、具有极强在地特色的客家凉帽、悠扬的马头琴……12月9日,在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甘坑新村,街道非遗文化项目一一亮相,开启了吉华街道非遗文化艺术节,也宣告活力城村甘坑新村“运动森谷”正式启用。
搭建舞台
让非遗走进居民生活
近年来,吉华街道在“文化吉华”建设上持续发力,不仅开全区街道先河引入文化顾问,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也十分重视。
据介绍,吉华街道现有非遗文化项目9项,其中省级非遗1项,市级非遗项目2项,区级非遗项目6项。本次非遗文化艺术节,通过趣味互动以及干货满满的非遗展演活动,搭建一个交流、切磋、展示与传播的平台,让更多人看见、接触、了解各种值得传承的非遗传统文化成果,营造全社会关注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良好氛围。
“小朋友舞起麒麟来原来这么可爱!”在非遗文化艺术节现场,来自甘坑社区的麒麟队的表演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当中的小演员带来的表演,更是让人看见了传承的力量。不仅如此,本次非遗文化节,主办方还特别邀请了瑞麟堂、丹竹头、梁屋村、南岭村、联德堂、铭德堂、西贡万宜湾麒麟队同台交流切磋。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默契,把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为市民朋友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麒麟盛宴。
此外,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手指书画(深圳)、太极拳(陈式)、甘坑麒麟套、李氏金银手工镶嵌技艺、马头琴音乐、玉雕俏色技艺、玉雕艺术(仵氏)、绿松石雕刻技艺、古琴、洞箫等传统非遗项目悉数亮相,让非遗与艺术迸发全新活力。
建设活力城村
构建高品质生活圈
活力城村甘坑新村“运动森谷”的启用,是本次非遗文化节的另一个亮点。
据了解,甘坑新村“运动森谷”地块原来是新村内的篮球场,功能单一,且经常被停车干扰。经过改造的“运动森谷”,以休闲文化为主题,在山体公园旁集中设置多功能运动场,改造原有封闭边界,增设观演区域,升级林下空间品质,结合自然山体、现状绿化、运动功能形成一条复合功能的连廊,打造生动的共乐空间。滑滑板,玩沙坑,打篮球,各个年龄层都可以在“运动森谷”找到各自的乐趣。同时,宽敞的空间及俏皮的场地配色,也为举办各类大型活动提供了优质空间条件。
“运动森谷”是甘坑新村活力城村项目的一部分。据介绍,甘坑新村活力城村项目遵循衔接自然山水、串联人文历史脉络、建造社群共享场所系统这三个策略,激活现有街巷,进一步塑造文化内核,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需求。
接下来,随着甘坑新村和凉帽新村这两个活力城村项目的完工,甘坑片区产城绿融合发展及城区品质将大步提升,将助力龙岗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另一点不可忽视的是,活力城村项目完工后,甘坑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拥有更加坚实可靠的依托。
吉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吉华街道将进一步激发文化赋能潜力,擦亮文化吉华名片,凝聚吉华文化精魂。继续依托甘坑新镇“一镇两村三园”、吉华二十四史书院、三联水晶玉石等文化品牌效应,推动数字创意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吉华街道也将加强“这就是吉华”城区IP塑造,在27个城中村铺开文化空间设计研究,为深圳探索城市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吉华范式”。
采写:南都记者 颜鹏
编辑: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