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贸圣佳2023秋季拍卖会在圣佳艺术中心正式启幕。首日预展第一阶段书画夜场、器物夜场、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古籍善本、现当代艺术、“逸玩”明清瓷器、“又見”影像、国石篆刻、威士忌专场悉数呈现,另有珠宝专场进行现场展售。
中国书画古代部分包含徐扬画、乾隆御题《老少年》图轴、近代收藏巨擘王季迁先生“怀云楼”旧藏专题、张瑞图等笔墨瑰宝;近现代书画囊括“日日是好日”——吴门朱氏藏珍专题、“梅景沉香”梅影书屋弟子作品及藏品等近当代画坛巨作。此外,还有“一觉山房藏珍”“津门旧家藏珍”等专题,融古汇今争奇斗艳。以专题形式策划的展览现场,将备受瞩目的板块进行展示,展览现场各处观者如潮,人气爆棚。
预展现场。
王季迁先生“怀云楼”旧藏专题亮相
南都记者在展览现场获悉,王季迁先生“怀云楼”旧藏专题将在中贸圣佳2023秋季拍卖会“琳琅—重要中国书画及古籍夜场”亮相。
王季迁先生。
王季迁(1907-2003),本名王季铨,字选青、别署王迁、王己千。江苏苏州人。早年随顾麟士、吴湖帆学习绘画及鉴定,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律系。1935年出任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筹备委员会顾问,1949年后定居纽约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中国绘画史,196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主任。20世纪80年代初协助苏富比等著名拍卖行确立了中国画在西方的拍卖定价体系。曾在世界各地举办个人书画展,并出版多种个人书画作品集。
王季迁先生的斋室号不少,常见的如“竹里馆”“双林书屋”,最负盛名的“宝武堂”(武宗元),又有“怀云楼”。据王义强先生的描述,“怀云楼”是其祖父仰怀倪云林而设立的堂号,因王季迁先生一生最服膺倪瓒,终其一生也在追求云林的绘画艺术,“毕生研究与临摹倪画的笔墨之道”。同时,经他过手的“倪画”收藏也是全球最多的。
盛懋(元) 赠吴镇溪山楼阁图 镜心 水墨绢本 D:28cm 约0.7平尺
文嘉(1501-1583) 竹林扫雪图轴 立轴 设色纸本 133×39.6cm 约4.7平尺
本次2023中贸圣佳秋季拍卖会,在王季迁先生家属的支持下,以“怀云楼”为题,推出数件王先生珍藏的古代书画作品。这些作品包括元代盛懋《赠吴镇溪山楼阁图》,盛懋曾与吴镇比门而居,而吴镇的墨竹和盛懋的山水合同其他二人,当时就有“四绝”之号。明代吴门文嘉《竹林扫雪图轴》、马守真《仿赵孟坚墨兰秀竹幽石图轴》,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明代江南的士人风貌。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激烈动荡的时代,王先生旧藏的新安画派先驱郑旼《乔柯平远图轴》,尺幅硕大,墨分五色,蕴含的精神正是王先生所敬仰的倪云林,辗转发扬至新安画派。青溪道人程正揆画《御寒图轴》,有髡残题跋,他们二人交往最契,并且互相题画赠画,本作即是难得的实物留存。书家宗匠王铎《行书求书帖》,其内容是王铎写给亲家的一封信,谈及书法,用笔雄健苍劲、恣意连绵。清代画坛一直奉“四王”为正朔,王翚《临江贯道夏木垂阴图》的用印,早在民国四十一年(1952年)就被王先生补入《明清画家印鉴》的附录,这件王翚的山水画也成为陪伴王氏最为久远的古代书画珍品,另有王原祁《仿黄子久山水图轴》、袁江《芙蓉宫图轴》等。
这些作品大多都附有如《艺苑掇英》等重要出版,并且其中如盛懋、郑旼等作品还因为王先生个人的关系,被长期出借给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用来弘扬中国古代文化及艺术。虽然这批珍藏的作品数量不多,也无法覆盖王季迁收藏的广阔疆域,但同样是他一生鉴藏事业的结晶。
乾隆御题《老少年》图轴面世
徐扬(清)画、乾隆帝(1711-1799)御题《老少年》图轴也是本次秋拍备受瞩目的拍品之一。该画原为圆明园长春园翠交轩旧藏,为乾隆二十年七月“着徐扬画老少年”而后“仲秋”(农历八月)乾隆帝御题,记录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乾隆二十年(1755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如意馆中。
徐扬(清)画、乾隆帝(1711-1799)御题《老少年》图轴
乾隆二十年旧历八月十三是乾隆皇帝的诞辰,又称“万寿节”。这一年的庆典格外隆重,因为准备一年多的平定准葛尔西征大军短短几个月势如破竹,接下来,朝廷在十月份还要举行“献俘礼”。乾隆得益于自己的文治武功,“其心甚悦”,敕命宫廷画家徐扬绘制《老少年》图轴,又作诗御题,作为自己的生辰礼,以澄心畅怀。
徐扬(清)画、乾隆帝(1711-1799)御题 老少年横批 立轴 设色纸本 1755年作 76.5×134cm 约9.2 平尺
“老少年”又称“雁来红”,寓意普天同庆。每当秋天大雁南飞时,雁来红的叶子就会变红,且老而愈艳,花与叶互映成趣,是历代画家笔下常见的题材。
“翠交轩”是圆明园“泽兰堂”建筑的南面部分,此阁名为乾隆御书。关于“长春园”“泽兰堂”的多处记载,皆言及泽兰堂翠交轩挂有徐扬绘《老少年》一幅,可见该画之醒目珍贵。对于雁来红,乾隆极为喜爱。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所载可知,7月29日,徐扬接到传旨,8月1日交画奉呈,前后仅仅两三天,即以精湛笔墨,将此幅绘写完毕。
据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弘历秋景写字图》是描写乾隆书法创作的名画。而在画面中,乾隆视线的核心位置,正是一丛摇曳生姿的雁来红。由此可见,乾隆对雁来红有着极为特殊的情感,远非其他花卉可比。徐扬创作《老少年》图轴时,适逢“万寿”“中秋”“平定准葛尔大捷”等连连盛世,热烈浓艳的大红色最是喜庆,也契合于彼时“国力鼎盛”的空前盛况。
明洪武御制青花云龙纹“春寿”款梅瓶罕见上拍
在“璀璨一古代艺术珍品夜场”,将有一只罕见的洪武御制 青花云龙纹“春寿”款梅瓶上拍。
该梅瓶为秦清曾旧。秦清曾 (1894—1984),名淦,字清曾,晚号憨斋,江苏无锡人。上海艺苑真赏社创办人秦文锦长子,传承家业。1943 年与郑午昌、梅兰芳、吴湖帆等人在上海发起《甲午同庚千龄会》,筹款支援抗日。
明洪武 御制青花云龙纹“春寿”款梅瓶 H:35.7cm 款识:“春寿”青花篆书款
这件洪武御制 青花云龙纹“春寿”款梅瓶短颈,丰肩,腹部渐收,束胫,至足部外撇。造型端庄,线条优美。器物通体施透明釉,釉色延续元代,白中闪青,与典型洪武器失透肥厚的釉面明显不同。采用进口苏麻离青,青花发色比典型洪武青花鲜艳,色泽浓重处呈现铁锈斑点。底足露胎,胎质较为细腻洁白,延用了元代梅瓶的修足方式,但较元代修足更深,也较为规整,足底见有旋削痕迹。足端仅内侧残有釉斑,应为施釉后修足所致。
“春寿”款特写图。
肩部青花篆书“春寿”二字。器身青花绘一五爪行龙,翱翔于朵云之间,龙纹姿态威猛矫健而神态庄重大方,笔法遒劲有力。龙纹呈长角,大圆眼,尖鼻,长须,细颈,五爪,龙身弯曲,浑圆有力。龙纹整体以青花勾勒,头部及背部局部采用青料填色。鳞片大小疏密有致,其走向随龙身姿态变化而定。肘毛细长、飘逸,增强其动感。云纹作折带式,以青花勾勒渲染,具有水墨画的浓淡之感。勾勒之龙纹与渲染之云龙相互搭配,浓淡相宜,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具有明暗变化,韵味无穷。画面以通景式布局展示云龙图案,与元代青花纹饰满密、层次丰富的装饰布局不同,凸显洪武一朝古朴素雅、疏朗明快为特点的艺术风格新动向。
据介绍,除这件洪武御制 青花云龙纹“春寿”款梅瓶外,按已知确凿的公开展示信息,同类传世品目前仅见四例,其罕见程度可见一斑。其中一例为私人收藏,另外三件器物分别藏于上海博物馆、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和英国格拉斯哥博物馆。这五件洪武青花云龙纹春寿款束腰梅瓶,无论造型、尺寸、纹饰、青花、制作工艺等方面均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反映了共同的时代特征。
预展现场。
据悉,12月11日,中贸圣佳2023秋季拍卖会将正式举槌。预展第二部分同步开启,12月11-12日将呈现:器物夜场、“逸玩”瓷器、文人瓷、佛像艺术(洽己、沐霖、梵尘妙相)、古董珍玩、紫砂、铜镜、“山中商会”影像等,其中紫砂、铜镜与威士忌专场展至12月13日。所有专场至开拍前皆可调阅,即刻拍珠宝专场将持续现场展售至本次拍卖结束。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