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行业前三季微增1%,折扣店崛起,仓储会员店涨近六成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3-12-11 19:03

疫情过后,快消品温暖复苏并展现出新趋势。12月11日消息,全球性咨询机构贝恩与凯度消费指数连续第12年联合发布《中国购物者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迎来温和复苏,消费者对健康、高性价比和独特性价比产品的兴趣与日俱增。

整体来看,快速消费品行业在前三季度取得1%的温和增长,其中1.2%的销量增长起到了主动推动作用。销售额在第三季度同比下降0.9%,主要因为2022年第三季度市场表现非常强劲,大幅提高去年基数。

《报告》指出,在第三季度结束后的前4周,消费需求回暖,特别是假期消费尤为火爆,推动快速消费品市场增长5.3%。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布鲁诺(Bruno Lannes)表示,“这一时期的消费增长虽然没有在报告中体现出来,但表明快速消费品市场整体复苏的趋势并没有中断。” 


囤货习惯未变,纸巾等生活必需品增长迅猛

今年前三季度,贝恩追踪了家庭护理、饮料、个人护理和包装食品四大快速消费品领域,展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消费者的囤货习惯未改,依旧关注健康和卫生问题,推动家庭护理品类疫后持续增长,销售额显著增长8.8%。其中,卫生纸、纸巾等生活必需品增长迅猛。面巾纸、湿纸巾分别增长16.9%和14.9%。

饮料类销售额大体保持稳定,销量增长1.6%;个人护理品类整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彩妆品类在疫后社交场景恢复取得3.2%的增长,疫情防控期间表现突出的个人清洁用品销售额下降2.1%;人们恢复外出用餐,包装食品涨势放缓,销量下降2.9%,平均售价上涨4.9%。方便面、奶酪、饼干等难逃颓势。

图片

健康主导消费决策,高端果汁劲增近四成

健康依然是影响消费者购物的主要因素。《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多个高速增长品类中,健康属性成主导力量。功能饮料和营养补充剂分别实现了24%和19%的大幅增长。这再次表明,疫情之后健康依然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与上述品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奶酪、冰淇淋等疫情防控期间搭上居家消费的顺风车的品类,它们或多或少遭遇了下滑,其中奶酪下降18%,冰淇淋下降6%。

《报告》还提到,随着健康保健类产品成为疫情后消费者的首选,消费者对于饮料的偏好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功能饮料、果汁和即饮茶成为饮料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产品选择上趋于健康化。与2022年前三季度相比,高端果汁销售额劲增37.3%,推动果汁整体平均售价上涨9%。

除了果汁外,功能饮料和即饮茶的销售额也分别取得了24%和22%的强势增长。这两大品类的高端化趋势也较为明显,平均售价分别比碳酸饮料高出90%和31%。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拥抱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频率提高,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消化以及无糖的饮料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性价比为王,大多数品类平均售价下降

《报告》认为,2023年,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复苏给整体市场动态带来了显著变化,消费分级更为明显,消费者习惯也在发生转变。消费分级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同时他们更加注重品质、差异化和个性化体验。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时变得更加挑剔,更愿意为符合自身需求和偏好的产品和服务支付溢价。

部分品类出现销量增长但售价降低的情况。个人护理品类在2023年前三季度销量提高2.5%,但平均售价下降4.5%,导致品类整体销售额下滑2.1%。以护肤品领域为例,性价比之战愈演愈烈。高端护肤品销售额小幅下跌4%,这可能是受到了来自代购等非官方渠道和旅游零售业的影响。

护肤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趋于理性,推动大众护肤品销售额增长了4%。《报告》认为,当下,消费者愈发需要确凿的科学证据来证实护肤品宣传的真实性,并且日益看重护肤品价值和功效。

《报告》指出,2023年前三季度延续了平均售价的紧缩趋势,但好转迹象也有所显现。大多数品类平均售价出现下降,但部分食品、饮料和家庭护理品类延续了高端化趋势。其中,婴儿配方奶粉、婴儿纸尿裤、碳酸饮料、即饮茶、酸奶、个人清洁用品、厨房清洁用品平均售价加速下降。

但果汁、面巾纸、衣物柔顺剂、牙膏、护发素、巧克力、果汁、糖果、啤酒等品类依然保持价格上涨态势,持续保持高端化的趋势。这些产品有效地向消费者展现出自己的价值,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为这些产品支付溢价。

图片

小型业态兴起,仓储会员店逆势增长58%

《报告》提到,超市/小超市和杂货店等小型业态门店逐步兴起,其中超市/小超市和杂货店的销售额在今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3%和6%的同比增长。

电商在2023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4%,表现优于整体快速消费品市场。快手、抖音等兴趣电商延续了以往的出色表现,市场份额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以上,依然是电商领域耀眼的明星。

另一方面,大卖场的市场份额继续下降,一些连锁大卖场甚至决定关闭其在全国各地表现不佳的门店。不过,得益于购物者数量的增加和购物频率的提高,大卖场业态中的仓储会员店实现了58%的强劲增长。

图片

“专业的折扣店业态强势崛起,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说明2023年消费者在日常消费中变得更加理性。同时,这一新兴趋表明,随着此类门店不断吸引价格敏感型购物者,未来零售市场的竞争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表示。

O2O渠道凭借其出色的购物便利度和速度,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在今年继续发展壮大,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1%。


采写:南都记者 黄培

编辑:甄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