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办粤港澳创意节,香港青年带动三地青年力量助力文化交流

南方都市报APP • 创新实验室
综合2023-12-20 15:24

从想象在香港家楼下开一间电脑维修店,到如今陀螺一般不停地在广州繁华街区的一家餐饮店里忙前忙后,在属于自己的广告设计工作室里和事业伙伴们头脑风暴,29岁的香港青年蔡展鹏用了近十年时间,去浇灌一颗在十多岁时就埋下的创业的种子。

“粤港澳三地的交流与联系会越来越紧密,大湾区各种政策正在落实,这对我们创业者是非常好的机遇。”看好内地市场前景的蔡展鹏,20岁时决定前往广州暨南大学求学,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各类创业和广告设计大赛,广泛结交朋友,融入内地文化,并在大学创业基金的支持下组建了个人工作室的雏形。毕业后,他在广州开设网红餐饮店,成立自己的广告公司,取名“有点野”(粤语为“有实力”的意思),为品牌做创意设计、定制营销方案。

作为一名香港青年,蔡展鹏在创业的同时致力于联结粤港澳三地年轻创意力量,带领团队筹备了两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意节,促进大湾区学界、业界之间的交流,推动“产学研”联动发展,紧密联合跨区域、跨领域的多元化交流合作,促进粤港澳青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8b039ea86ff3e097411948ec01bd70fe-sz_1917

蔡展鹏在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意节上致辞。(受访者供图)

“借助创意节,可以使三地的年轻人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共事,一起努力,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相互磨合、学习,培养人才,这也是帮助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凝聚和发挥粤港澳的新生代力量,推动大湾区的发展。”蔡展鹏说,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意节将积极发挥国际文化交流的作用,助力中国文创走出去。


从香港到广州

创业种子生根发芽

晚上七时,一间临街食铺亮起暖黄色灯光,两面落地大玻璃窗整洁干净,客人进出不停,木门上的铃铛叮叮作响,这是蔡展鹏2019年开张至今的韩式简餐店,坐落在广州天河最繁华的体育西路商业区里。餐牌上,“苏格拉炸蛋”“混蛋”等餐品名字吸人眼球,加上造型独特、新潮可口的味道,简餐店深受年轻人青睐,一度成为网红打卡点,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內登上“大众点评”广州必吃榜。

这家店距离他曾就读的暨南大学并不远,他在那里学习了四年广告专业,从大一开始就屡屡在各类创业比赛中获奖,三次作为中国高校代表团入围韩国釜山国际广告节,并摘得韩国釜山国际广告节水晶奖。他把大学学习到的广告设计和创业总结出来的经验,用在了这家餐厅上,从装潢设计、品牌策划、到后厨服务、员工管理,再到就餐区一凳一桌的定制,都投注了他许多时间和精力。

“大学毕业那一年,我和同学合伙了几十万,把店开了起来,高峰的时候开到了6家。”蔡展鹏说,与香港相比,内地的人力、租金相对更低,就餐饮业而言,市场也更大,这些对初创企业来说都是利好的条件。

xmwx

蔡展鹏在商业活动上发言交流。(受访者供图)

除了进军餐饮业,大学毕业后,蔡展鹏继续在广告设计行业深耕,带领团队坚守着老本行,成立了广告设计工作室“有点野”。

“我们主要承接各种品牌创意策划,最近也在做直播电商。”蔡展鹏向记者介绍,工作室接单范围远至英国,近至身边的好友和老师,虽然仍在初创阶段,但已逐步稳定了客源和业务类型。

“在社会上创业,一切都变得更加规范和正式,如何寻找客户、长期维护客户关系,怎么管理一个公司,这些在创业初始都是很大的难题。” 蔡展鹏坦言,尽管在学校期间积累了不少创业比赛的经验,但真正进入社会后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需要不断摸索。

“在香港,初创者可能需要一份完善的商业计划书,要有自己的盈利模式,不能只停在想法阶段。而在广州,你如果有一个好的想法、有团队就可以着手去做,无论你是学生,还是毕业了,都能获得来自学校、社会和政府的支持。”蔡展鹏告诉记者,广州对港澳青年创业有一定的扶持,包括资金支持,人才公寓和办公场所的优惠,税收手续的配套服务等等,“还有学校的校友会,校友、老师也向工作室介绍了不少客户,整体环境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创业在蔡展鹏心里,是一颗哺育和灌溉了许多年的种子。还在香港读高中时,他利用兼职打工赚来的钱买入了单反摄像机和VR设备,自己琢磨研究为就读中学开发了一套校园实景VR地图,最后被学校采用,并推荐给了其他中学。由此,蔡展鹏赚到了自己人生创业的“第一桶金”。

“最早我是想在香港家楼下开一间电脑维修店,和另外一名伙伴每天在店里修修电脑、耳机、相机,各种电子产品。店面不大,但是分区清晰,这些我都设想过很具体的画面。”蔡展鹏喜欢IT技术,上中学时,他的脑海中已经有了对“创业”的想象。那时他常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兼职,做过码头搬运工、行政文秘、便利店售货员,酒店服务生,年纪虽小,却因此比同龄人多了几分社会阅历,心理更早熟。他偶尔会担心,“自己跟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所以想快快长大,成立属于自己的公司,赡养父母,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他意识到,自己未来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创业。

“拥有自己的事业”,16岁的他立下了第一个志向。他把校园实景VR项目写成了一份商业计划书,投给香港的一家基金会寻求创业支持,但最后没有收到对方回复。蔡展鹏第一次尝到创业失败的滋味,却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他把眼光投向内地,投向了广州。

“我父亲的祖籍在汕头,从小过年我就跟着父母回老家探亲。这些年去过一些沿海和内陆城市,肉眼可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觉得内地大有可为。”

2014年,蔡展鹏进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就读。“一方面,广告学与自己读过的IT专业相关,另一方面广告学专业可以和传播媒介相结合,学习更多偏市场化的知识。”蔡展鹏说,相比密密麻麻的代码,他更喜欢和人接触。来广州读书的目标很清晰,就是广结人脉,广交朋友,好好了解內地的文化和环境,为未来创业打基础。上大学前,蔡展鹏特意去了一趟广州,从广州东站打的前往暨大的路上,他见到沿路的高楼大厦,来广州发展的想法在他心里愈发坚定。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

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杰出青年企业家最佳文化创意奖”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业大赛专家评委” “广州人社局大湾区职场导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新创业导师”……在广州海珠港澳青创中心的办公室里,蔡展鹏的书架上排列着一个个证书,作为从大学时期就积极投身创业、如今也仍在创业道路上奋勇前进的香港青年,他多了另一重“创业导师”的身份。

“对于创业者来讲,我们每天都要学会面对失败、要做选择。公司就像一艘船,要决定它往哪个方向走,目的地在哪里,开多快,需要多少船员,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能不断去试错、反思、复盘、重整旗鼓。”

作为“导师”,蔡展鹏对“失败”的思考远多于“成功”,在他的经历中,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学会应对危机和挑战,是最关键的一课,他鼓励前来向他请教创业经验的港澳青年,要在人生的黄金岁月里全力以赴心中所想,“利用好大湾区的政策和利好环境,如果想在内地创业,可以提前过来了解内地的情况,认识一些朋友,熟悉文化和交际方式,慢慢接触和掌握市场情况后,再沉下心去想办法,去做事。”

对蔡展鹏来说,在大湾区创业不仅是自己事业的起点,更宝贵的是他在这里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和好友,他们一起熬夜进行头脑风暴、一起出国参加比赛,在一次次合作和交流中开拓了彼此的眼界,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xmwx

大学时期的蔡展鹏,前排右一(受访者供图)

“上大学时,我几乎都是和内地的同学们组队做创业项目、一起参加国内外的广告比赛,大家成长的环境不同,想法、思维方式、执行力都很不一样,在一个团队中经过磨合,我们取长补短,通力合作,拿下了很多比赛的大奖,那种成就感和价值感让我们都深深感受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大学期间,蔡展鹏与内地同学组成的团队获得过韩国釜山国际广告节水晶奖、ONESHOW中华青年创新竞赛金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银奖等多项国际奖项,回忆比赛经历,蔡展鹏直言因意见不一争吵的情况并不少见,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和队员们学会求同存异,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蔡展鹏告诉记者,大学时结交的内地朋友们,现在已成为他最重要的创业合伙人,“这些朋友加深了我对内地的认识,我们一起去见过国际上最好的广告作品,看到山外有山,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起把粤港澳学生合作的作品拿到国际舞台上去展示,这种经历非常重要。”

蔡展鹏逐渐萌生了一个想法。2021年,他带领团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意节,首届活动即收获全球近1800份广告作品,有近200所高校参与其中,赛事覆盖全球5个国家,全国26个省区。至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意节已成功举办了两届,通过联结粤港澳大湾区年轻创意力量,有力推动了文化交流。

筹备创意节期间,蔡展鹏和团队主动走访邀请了数十家业内知名品牌企业,创新比赛形式,让年轻学子的创意作品联通学界和业界,深度融合广告领域的最新趋势和创新,推动“产学研”联动发展。

2022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意节正式启动,以“幻想平行宇宙”为赛事主题,寓意青年突破传统思维框架,发掘更多未知可能。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意节实现赛事规模全面升级,首次设立香港分赛区,通过比赛的方式进一步带动了两地在文化、创意等产业领域交流合作。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意节的首席代表,蔡展鹏带领团队一直忙着协调各方确定活动场地,向近300所高校发出活动邀请函,并积极推动赛事走出国门,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愿景,与东盟及欧亚经济带的多国在文化创意、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联结与合作,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创生态圈。

“创办一个粤港澳三地的创意节,初衷挺简单的,就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国际文化交流平台,让很多像我一样在香港长大的朋友和内地的朋友有机会一起创作、合作,结交友谊,通过国际化的运作,让国内作品走出去,被更多人看见,把中华优秀文化更好地传播到五洲四海。”蔡展鹏说。

总 策 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陈伟斌

项目统筹:苏芬南 陈成效 李琳

文字统筹:邹琳 叶孜文

文字采写:王瑜玲

视    频:唐顾笑 李孟麟

设    计:李嘉颀

编辑:许文茜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年轻新征途,追梦新时代Ⅱ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许文茜6774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