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了一项关于中国人签署婚前协议意愿的调查结果。该调查筛选出2396名暂未处于婚姻状态的受访者,50.1%的人表示“一定会签”“很可能会签”“打算签”。随即,“选择签婚前协议的人越来越多”引发热议。
检索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标价10元起的婚前协议模板、代写、咨询产品映入眼帘。平台显示,多个店铺销售量多达“2000+”“5000+”。在小红书等APP平台,搜索婚前协议,发现大量相关文章,提出“女士婚前协议五大注意”等。南都记者发现,这些婚前协议文章目标读者多为女性读者。那么,签署婚前协议真的能保护婚姻中的当事人吗?
调查显示年收入超50万受访人群
更乐意签署婚前协议
此前提起婚前协议,大家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豪门风云、八卦秘事,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但如今,婚前协议不再陌生。网易数读发起了一项关于中国人婚前协议意愿的调查,96.6% 的受访者都听说过婚前协议,而完全没接触过的只占 3.4%。调查中,对于婚前协议,85.7% 的人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了解到的,其次是影视作品。比如,今天某某名人结婚签了婚前协议上了热搜,明天刷到“从《消失的她》看婚前协议的重要性”等。而婚前协议的风从霸道总裁剧也吹到了职场剧、古偶剧 。根据调查,在有过婚姻经历的人群中,真正和婚前协议打过交道的只有 5.5%,这一比例在未婚人群中更是不到 1%。
婚前协议,真的会变成婚姻的时尚单品吗?
2023年12月,网易数读筛选出了 2396 名暂未处于婚姻状态的受访者,50.1% 的人表示“一定会签”“很可能会签”和“打算签”。年收入超过50万元人民币的受访人群,更乐意在婚前约定彼此的财产及权利。
而美国一项调查也有类似的结果,家庭财富在25万-50万美元之间的人中,有22%签署了婚前协议。对于家庭财富低于5万美元的人来说,这个数字下降到11%。
制图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
婚前协议明确别墅由女方出资
装修费用由未婚夫承担
“新上海人”小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因“钱”选择拟定、签署婚前协议的年轻人。
小雅说,婚前她和母亲名下各有一套上海的房子。计划在上海偏外环的位置买一套别墅,供婚后生活使用。另一边,小雅丈夫有过一次离异经历,婚前资产有限,仅能为这套别墅提供不到200万元的装修费用。“但这已经是他所有的钱。”小雅告诉红星新闻,虽然双方在出资金额上有着巨大的差距,但她很理解和肯定自己丈夫在金钱上的付出。
小雅父母为了明确这套别墅是小雅及其父母出资,避免其被认定为婚后共同财产,劝说小雅签订婚前协议。在父母推动下,小雅与当时还是未婚夫的丈夫签订了婚前协议,明确了该别墅由小雅一方出资,装修费用由未婚夫承担。在财产问题之外,小雅的婚前协议并没有涉及其他内容。
在北京互联网企业做中层的小冰,是高薪群体中的一员。她选择在婚前协议中,事无巨细地“防备”所有人。“如果只防备我老公一个人,他可能会觉得我在针对他、不够信任他。但是我如果无差别地防备所有人,他就会感受到这是我的个人风格,我只是比较谨慎,不是轻视他或者忽视他的感受。”
小冰选择在婚前协议中,明确孩子生育的权责问题和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包括小冰如果因为生育衍生问题而被职场淘汰、收入锐减,她丈夫要上交工资及年终奖。“在养老问题上,我也明确了界限,我父母不能因养老问题对我们的小家无度索取,同样他的父母也是。”小冰说,对于两个在北京定居的“新北京人”来说,明确在养老问题上“一碗水端平”的公允,是一件很重要而现实的事情。
小冰坦言,这样的婚前协议给她的婚姻生活带来了安全感和信心,尽管随着婚后的种种变化,许多条款无法真的发挥作用,但是进入婚姻的勇气和安全感,小冰已经拥有了。“很庆幸自己选择签了婚前协议,也很感谢我的另一半对我的理解和支持。”小冰说道。
制图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
大额资产在婚前协议中十分常见
但婚前协议不专属于有钱人
2022年5月,北京市京悦律师事务所袁康迪律师在公开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篇《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模板笔记,“我确实非常明显地感觉到,签订《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的人越来越多,这部分法律服务市场也比较大。”袁康迪说到目前为止,前述那篇笔记已经发出一年半时间,但她账号后台每天仍然能收到几十条有关的咨询。
“从法律意识上讲,大家现在对待感情普遍都比较理智。感情归感情,财产归财产。在财产方面处理得当,婚后生活就能更纯粹,且没有后顾之忧。”袁康迪说道。
大额资产在婚前协议中十分常见,起草、修改过数百份婚前协议的袁康迪称,有些地区的“协议公证”是按照所涉财产金额的比例进行收费。如果公证涉及房产、汽车、大额存款这类大宗资产,往往公证费很高。袁康迪介绍,她一位深圳的当事人,因为房产和现金资产总额很高,公证费花了9000多元。
袁康迪在社交平台上公开的《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模板分为9个部分,近5000字,包括婚前财产的范围、类型、收益、归属,婚前债务的清偿,婚后财产制度,生活费及子女抚养费承担等内容。
谈及婚前协议,刻板印象常常与“大额资产”“有钱人”等信息挂钩。而事实上,婚前协议热潮所席卷的个体,并不限于此。
婚前协议“丰俭由人”,向不同收入群体敞开大门。在大额资产、高价公证费的另一端,婚前协议的“入门价”平易近人。
检索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标价10元起的婚前协议模板、代写、咨询产品映入眼帘。平台显示,多个在售此类产品的销售量多达“2000+”“5000+”。
“钱只是婚前协议的一个方面。”多位签署婚协议的人说。
经查询发现,在财产之外,婚前协议还涵盖家暴、出轨、一方赌博欠债等情况发生之后的应对方案,生育带来的权责划分以及孩子的冠姓权归属,甚至还有宠物的所有权划分。
“这是我的婚前财产。”许多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晒宠物的时候,会配以这样的文案。
年轻人对待感情更理性
保护婚前丰厚财产
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签署婚前协议?
在北京市京悦律师事务所袁康迪看来,答案主要是经济水平、法律意识和法律服务成本3个方面。他分析,“第一,从经济水平上讲,很多年轻人婚前已经有比较丰厚的资产。来找我起草《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的当事人,名下至少有一套房子,甚至有多套房产以及数百万以上的现金资产。对于这种经济能力很强的婚姻组合来讲,结婚相当于两个公司并购重组,双方都愿意在财产问题上有一个对彼此都公平的处理方案。
第二,从法律意识上讲,大家现在对待感情普遍都比较理智。感情归感情,财产归财产。在财产方面处理得当,婚后生活就能更纯粹,且没有后顾之忧。
第三,得益于网络的便捷性,大家可以从多个平台、多个途径接触到婚姻相关的法律知识,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律师,提供这方面的专业服务。尤其是对于协议的起草、修改、签订指导、文件保存这类法律服务而言,基本上都可以通过线上来完成交流沟通,当事人获得这些法律服务的成本降低了很多。”
那么,在越来越多人选择签署婚前协议的现象之下,什么是驱动人们签署婚前协议的内因?
2021年,针对1995年~2009年出生的“Z世代”进行了婚恋调查。在影响结婚意愿的原因中,选择“不相信婚姻”的比例达30.5%。
婚姻信任感,是影响婚前协议签署意愿的一大因素。在网易数读调查里,有人坦言:遇到爱情就不签了,相亲结婚就签。更多人的考量基于现实情况。有人觉得自己并无什么财力可言,就那仨瓜俩枣的还需要立个正经条款分吗?有人权衡一番,“自己属于经济弱势一方,协议对自己不利”。
“协议就是契约。仅靠信任是不够的,需要契约。”选择签署婚前协议的小黎说。“不相信爱情”是许多人给这个时代婚恋观打上的标签,也是许多签署婚前协议的年轻人的答案。
更有几位年轻人表示,自己或是受“大龄恨嫁”因素驱使进入婚姻,或经由相亲认识,因条件匹配而和对方在一起,婚姻感情基础“比较薄弱”,谈对爱情的信任,不如谈对对方人品的信任、对法律的信任。
婚前约定:男方离婚或背叛净身出户
法院:于法无据不予支持
“保护自己的婚前财产、保护自己的婚后付出、避免‘被负债’,防范出轨、家暴风险……”袁康迪表示,在她经手的上百个案例中看到了这些需求。
不过,“事实上《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通常不能起到防出轨、防家暴的作用。涉及这部分的内容是否有效,是存在非常大争议的。”袁康迪补充道。
如果真的走到离婚那一步,婚前协议的效果又有几成?规范的婚前协议确实能保障个人权益,但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文字陷阱和没有法律效力的泥淖中。很多人关心的条款——例如不得离婚、净身出户、剥夺孩子抚养权、惩罚等等,并不一定都具备法律效力。
裁判文书网中有一起案例,夫妻婚前约定“如果离婚或背叛,男方就净身出户”,女方请求依照该协议分割财产,法院却认为“于法无据,不予支持”:
这属于忠诚协议,法律提倡夫妻之间互相忠实,但不应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民法典》规定,男女双方可以采用书面形式约定财产归属,但具体情况依然需要具体分析 。双方都没有异议,自然皆大欢喜;但如果一方撕毁协议,而净身出户涉及了人身关系等问题,难免超出合法范畴。别看电视剧里的角色每次都气势汹汹地说要让不忠诚的另一方净身出户,等真正走上法庭,很可能对法官的“不予支持”裁断傻了眼。
有人称签署婚前协议
丈夫有点不舒服
小冰称,“许多条款无法真的发挥作用”。在部分婚前协议模板中,也有“婚前协议对于超过5年的婚姻来说只能提供参考”内容。
对此,袁康迪表示,在法律上讲,婚前协议没有“保质期”。协议生效后,双方均应受到协议的约束。“不过有一部分协议在起草时,并未充分考虑到婚后生活、经济条件的变化,导致协议签署时的情况跟婚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可能会给协议的实际履行带来比较大的阻碍。比如说,签订协议的时候双方有一套房,但是婚后卖掉了,并且又额外买了3套房、两辆车,还有了500万元存款,这种情况下新的财产如何划分?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意见。”
而小雅则对自己签署婚前协议这件事感到后悔,“就我个人来说,我是比较相信他的,我觉得他不会做不好,包括他跟他前妻离婚的时候,他把所有的保障给了她,女儿的学费、医疗费都是他出。我也是支持他的,我觉得他对我也不会太差。但是(签婚前协议)我觉得他肯定会有一点不舒服,后来我们蜜月旅行的时候,他也承认了这一点。”小雅甚至表示,对于思考是否要签署婚前协议的人们,她建议“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还是不要去签”。
袁康迪表示,就其所接触的很多情侣而言,签订《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完全没有对双方的感情造成负面影响的,普遍属于“三高”:高学历、高素质、高收入。在处理婚姻、感情和财产方面,双方都非常理智而坦然。
不过,袁康迪也表示,“感情的好与坏,并非一纸协议就能左右。如果对方确实比较介意签订《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建议不要强求对方,毕竟签署协议并非唯一的方案。”
聚焦
55.9% 受访者:
出轨渣男/女应该净身出户
婚后谁管钱、谁花钱,也是财产性条款的主要内容。是坚持执行 AA 制?还是一方还房贷、车贷,另一方全权负责家庭开支?这些本质上依然是夫妻共同财产分配的问题。
网易数读调查显示,55.9% 的受访者相当在意忠诚协议条款——出轨的渣男/女应该净身出户,才能弥补背叛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婚姻的第一品质是专一,我在家里任劳任怨,另一半却在外花天酒地,难道不应该无条件离开吗?
父母养老问题和孩子生养问题紧随财产性条款之后,比如该不该生孩子、如何分担双方父母的赡养义务。配偶、父母和孩子,不仅是最紧密的亲属关系,也是大多数婚姻避无可避的核心问题。
观点
有网友表示,不管怎么说,一份婚前协议,可以把关于婚姻的种种顾虑、担忧放到台面上来说,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在决定人生的下一阶段到底该怎么走之前,先打开天窗说亮话,让双方郑重地确认一下方向是否一致、价值观是否契合,以免造成追悔莫及的后果。总之,为了不把婚姻生活过成一笔“糊涂账”,婚前协议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在的。
(受访者均为化名)
整合:陈欣
来源:红星新闻 网易数读 光明日报
编辑: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