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在服务优化民生方面持续发力,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大小事。政务服务愈加便民化,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走路”;“三社”充分联动,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居民多元化需求得到满足;织密弱势群体兜底保障网,落实落细公共健康服务事项,筑好民生幸福墙。
政务服务便民化,贴心服务暖民心
“您好,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您可以先跟我到这边来取号。”在坑梓街道的行政服务大厅里,来来往往办理业务的居民络绎不绝。取号、登记填表、办理,在办事员的引导帮助下,服务大厅里的业务办理都有序进行着。服务大厅内还专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设置服务专窗,安排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事项办理引导等一对一服务。在为居民办理业务时,业务员积极宣传“数字化”业务办理,推荐市民掌上“一键”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失业登记、一楼门楣招牌设置备案等业务。
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坑梓街道主动提供个人政务上门服务,让服务“找上门”、让群众少跑腿。街道多处张贴电话预约业务办理宣传海报,为出行不便的人群提供便捷支持,让便民服务惠及每一位居民群众。在这类人群在有业务办理需求时,可向行政服务大厅电话预约业务办理,在和业务人员确定好上门时间后,即可享受到“居家办”“指尖办”“无感办”的暖心服务。今年以来,坑梓街道共为特殊群体提供社保养老业务、医保门诊报销、异地备案等便利服务56次。
“三社”协调联动发展,文化体育全面开花
坑梓街道充分发挥街道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文化阵地作用,组织开展第九届广场舞大赛、少儿舞蹈大赛坑梓赛区初赛及决赛、青年风采文化季青年朗诵大赛、青年舞蹈大赛等各项文体活动。今年,坑梓街道共举办327场文艺表演和各类公益活动,获得3个全国级奖项、2个市级奖项、5个区级奖项和2个街道级奖项,街道文体事业蓬勃发展。
坑梓社区唱歌班、金沙社区健身队、秀新社区春风送暖社区服务队、沙田社区调解委员会、文明交通倡导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坑梓街道已组织培育48家社区社会组织。从各类兴趣组织、志愿义工服务队,到居民权益委员会,应有尽有。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充分联动、协调发展,不仅辅助维护居民相关权益,更满足居民业余生活的多元需求。此外,坑梓街道文体部门联合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书法、腰鼓、阅读、中国舞、民族舞等公益文化培训送到社区、厂区、园区和校区,让更多的辖区居民在品味文化生活中,进一步提升归属感和幸福感。
织密民政兜底保障网,关心关爱居民身心健康
今年以来,坑梓街道持续发挥民政兜底保障作用,聚焦辖区患病、独居、残疾、长者等特殊群体,多方协调联动,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关心关爱等服务活动。为街道困弱群体3735人发放帮扶资金629万元,实现特殊困难群体“应保尽保”。以“食”为基础,推动坑梓街道长者助餐项目落地,为524名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助餐服务。以“住”为保障,为35户老年人家庭进行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以“行”为根本,推进常态化探访工作,建立分级探访机制,按照特殊困难群体分级标准,确定跟进频率,走访4781人次,帮助解决他们的大小诉求。
在坑梓街道的统筹引领下,社区与社康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物业小区充分联动,为社区居民在公共健康知识获取和健康服务体验方面提供便捷性支持,护航辖区居民身心健康。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企业、学校、小区,为群众提供便民义诊,科普宣传中医药,共开展66场健康讲座,服务6000余人;通过居民微信群、社区宣传栏等平台扩大公共卫生知识宣传面,在全国爱牙日、全国精神卫生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居民群众健康素养;在公园、物业小区等公共场所配置AED,对辖区居民定期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民生实事无小事,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永远在路上。接下来,坑梓街道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努力把实事做好、把好事做实,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编辑:曾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