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南都记者从广州市公安局获悉,广州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群众反映涉公安服务热点问题,1至11月,共解决群众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诉求174万件,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持续提升。
民警驻场指导公安队列话务员现场解答市民来电问题。
通过全面实施“民声热点榜”机制,广州公安紧盯诉求同比环比增加明显的事项,并设定群众诉求大幅减少(30%)、群众高分满意(95%)或满意度明显提升(10%)的撤榜标准,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推动广州各级公安机关形成重视群众诉求、主动解决群众诉求的工作理念,构建主动监测群众诉求数据、主动治理突出问题、主动提升群众满意率的主动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市民赴港澳意向回暖明显,其中“赴港澳商务签注”“港澳通行证”等事项同比增加明显,按照“民声热点榜”机制的要求,广州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主动优化工作措施,重点跟进,取得了反映问题工单数量减少、有效评价满意率大幅提升的良好成效。
据介绍,“民声热点榜”工作机制将解决群众热点难题的端口前移至科所队单位,更精准地将各类群众热点难题发现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从而有效避免群众诉求“弱信号”变成热点问题“强信号”。
针对全市拆解金属回收公司仅10家、服务网点少且偏远,群众报废电动自行车需租赁货车运送拆解、成本过高且不方便的情况,交警支队将“电动自行车注销网点少”问题列入“民声热点榜”进行交办,责任单位车辆管理所积极协调推动金属回收企业、邮政企业合作,并在“广州交警”微信公众号上线“拆解注销”登记业务渠道。目前,全市已有18个邮政便民网点可就近办交车拆解手续,已办理业务2.6万宗,做到办事成本低且更便利,让群众“少跑腿”,群众满意率达100%。
据介绍,广州公安热线部门持续整合全局非紧急服务类专线和咨询服务电话,建设“一杆子到底”的群众诉求服务平台。为了确保非紧急类警情与紧急类警情分流工作在12345热线与110台“两个平台”顺利开展,还推动建立完善“两个平台”联动机制。广州12345热线与110台“两个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一键转接、平台流转、专席对接三个渠道对接分流非警务警情,近六成非警务警情在线上高效分流,分流量在全省名列首位。
据统计,2023年,广州公安12345热线承办量达市直单位总量45%,办理量居市直单位首位,其中,非咨询类事项办理时长压减至3.28天(原承诺10天),咨询类事项办理时长压减至0.68天(原承诺2天),最快半小时即可办结,热线事项按时办结率保持100%。
采写:南都记者 韦娟明 通讯员 公新文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新警察故事
穗岁平安·广州警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