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38只黑脸琵鹭造访横琴南部潟湖,今年的数量或刷新观测纪录”,近日,记者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下简称“城规建局”)获悉,素有“鸟类大熊猫”称号的黑脸琵鹭成群结队地出现在合作区的各大生态湿地中。
黑脸琵鹭。 余丽敏摄
38只“黑脸天使”现身潟湖刷新纪录!
记者获悉,在此前举行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观鸟邀请赛上,共记测了118个有效鸟种,其中包含日本松雀鹰在内的5个首次观测到的新鸟种,以及黑脸琵鹭和黄胸鹀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观鸟者分别在十字门水道观测到9只黑脸琵鹭,南部潟湖4只,二井湾湿地上空5只。过去在候鸟越冬季节,横琴的潟湖是黑脸琵鹭的重要停歇地。今年,调查员更是在南部潟湖发现了38只黑脸琵鹭,达到城规建局开展生态修复工作以来的新高。
黑脸琵鹭。 陈什旺摄/
据了解,黑脸琵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鹈形目鹮科的鸟类,全身羽毛大体为白色,有黑嘴和黑色腿、脚,前额、眼先、眼周至嘴基的裸皮黑色,形成鲜明的“黑脸”。因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琵琶极为相似而得名,亦因其姿态优雅被称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黑脸琵鹭的捕食动作非常有趣,一边在水中缓慢行走,一边将嘴插入泥水中左右摆动搜索,通过触觉捕捉到水底层的鱼、虾、蟹等,捕到后就把长喙提出水面将食物吞吃。
黑脸琵鹭。 陈什旺摄
横琴已成候鸟长途迁徙的“服务区”
近年来,每到候鸟迁徙的季节,横琴就颇受候鸟的“青睐”。今年10月份更是在横琴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雉,这是横琴鸟类的新记录,水雉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它的出现是对横琴生态保护工作的肯定。
水雉。 张富庆摄
自合作区成立以来,城规建局积极开展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和巡护监测,了解横琴的生物资源,同时做好山体造林、封山育林、红树林营造、湿地生态管护及提升改造栖息地保护的工作。
水岛生态岛改造。
据了解,鸟类迁徙途中需要停歇补充体力,或者在碰到恶劣天气、体力不支、生病等原因,需要在附近临时落脚,才能顺利飞回繁殖地/越冬地。
合作区城规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给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在二井湿地公园,管养团队遵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让湿地公园恢复自然野趣,营造不同环境以提升生物多样性。
光岛上白鹭纷飞
除了精心打造适合候鸟生活的新家园,在候鸟迁飞季节,城规建局还加强了横琴南部潟湖区域的巡护监测工作,并通过野生动物宣传月等系列科教活动提高公众对候鸟的关注度与爱护意识。
横琴工作室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朱鹏景 赵雨琪
通讯员:杨怡宁
编辑:朱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