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收到广州一商住公寓小区业主的爆料,其称小区物业公司在未告知业主的情况下,提前预支未来三个月的园林公摊电费,侵犯业主合法权益。该小区物业解释,是由于预估11月电费过高所造成的。“不算是提前收取,算是差额补价,之后可能就不收取,或者大幅度减少这项费用。”
律师表示,如果既没有合同约定可提前预收,也没有征求业主的同意,物业此做法肯定涉嫌侵犯业主合法权益,违反《广州市物业管理条例》。
近三个月来园林公摊电费。爆料人提供
爆料:物业预收三个月公摊电费
12月11日,广州城投·云沙广场小区业主小艾向记者爆料称,城投旗下物业公司——广州市建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提前预支未来三个月的园林公摊电费。
据小艾所述,上个月收到的纸质版收费明细,发现和网上缴费系统的收费明细有出入,网上缴费系统里比起各家各户发放的纸质版收费明细总价多收了21块。找到管理处咨询,管家给出的明细中显示,提前预支了后三个月的园林公摊电费。小艾强调:“管家给我明细的时候还特意把项目打乱,不仔细看很难看出来。”
随后,小艾将相关情况贴至业主群中,小区业主们纷纷核对自己公摊电费收费情况,结果发现整个园区内,11月的园林公摊电费比起以往翻了3-4倍,并且网络缴费系统与线下发放的缴费明细单有明显出入。
爆料人提供。
对此,城投云沙广场的管家当下回复道:“工程部根据前三个月的用电情况预估了12月的园林公摊电费,相当于预支付了12月的园林公摊电费,届时下个月的园林分摊电费会大幅度减少。”
对于物业的答复,业主们表示无法接受。小艾四问物业:在未告知业主的情况下提前加收未来公摊电费的行为是否合规?发放的纸质明细单与网络缴费系统显示金额不一致是否合理?只承认预支付12月园林公摊电费,为何费用却翻了三至四倍?业主对该费用存疑,是否有权拒绝支付?
回应:11月用电量预估过高
记者接到爆料后,对该事件进行了解。据悉,云沙广场小区目前大约有2000住户,是商住公寓形式,在电费方面,需要人工抄表,再上报供电局进行费用结算,通常情况下,会于下一月的中旬收取上一月住户的水电以及物业费用。
据其他知情人事透露,物业解释此番争议是由于正好赶上年底结算,以及物业工作量的安排,因此提前七天进行电费抄表。由于11月23、24号抄表,还未至月末,因此会参考10月的用电量,预估截至11月30日的用电量。目前,供电局11月份已经抄表,物业正在核算数据,后续会进行抵扣处理,不会影响住户整体的费用支出。
“他们还提到,因为人工抄表会有差错,而且10月要用空调、制冷设备,11月用的少了,所以根据10月来预估,电量就预估多了。此外,录入系统会减掉其它公摊及各住户用电,误差由系统自动生成为园林公摊用电。最终在物业的各项电费收取细则下,就造成了这次相较于以往多收9万度园林公摊电费的情况。”
此外,物业人员还告诉业主,9万度,大概相当于两个月的园林用电量,之后几个月可能就不收取这项费用,或者大幅度减少,不会影响住户整体的费用支出。
有业主告诉记者,物业就复核工作不到位,表示歉意,但强调,不算是提前收取,算是差额补价的问题,“说会邀请住户们到现场查验电表,解释说明。但我们业主更希望退还这一笔款项,因为预估电费也好、误差由系统自动生成为园林公摊用电也好,说到底就是钱提前收了,并没有争得业主同意。”
目前,该小区物业已在公告栏中贴出“温馨提示”解释该事件,表示由于部分业主及住户对本小区的公摊电费不明了,现物业服务中心对每月公摊电要进行说明,其中提到每天公摊电费用量,以及影响每月公摊用电多少的因素,如每月抄表日期不同造成分摊电费天数不一致;每月使用电量的户数不同造成分摊电费户数不一致等。
小艾对此表示,物业只对前去咨询情况的业主解释说明,小区公告没有正面回应和详细解释该事件,也未给出诚恳的致歉与解决办法。
律师:涉嫌侵犯业主合法权益
面对业主们的质疑,记者咨询了广东美利天律师事务所的钱洪亮律师,钱律师表示,首先要看物业服务合同,看其中是否有约定可以预收公摊电费,如果没有这一约定,说明业主没有授予物业这一权利,就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如果既没有合同约定,也没有业主的同意,物业此做法肯定涉嫌侵犯业主合法权益。
根据《广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七十四条规定, 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电视等专营服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承担物业服务区域内相关管线和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责任。
专营服务单位应当服务到物业服务区域内的最终用户,并向最终用户收取费用。专营服务单位不得强制物业服务人代收费用,不得因物业服务人拒绝代收费用而停止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
物业服务人接受专营服务单位委托代收费用的,可以根据约定向专营服务单位收取劳务费。物业服务人不得向业主收取手续费、周转金、保证金等费用,但法律、法规等另有规定的除外。
物业服务人退出物业服务区域时已代收但未向专营服务单位缴清的费用,专营服务单位应当向原物业服务人追缴,不得因未缴清费用而停止向用户提供服务。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刘婕
编辑: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