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湾区分馆、大湾区大剧院等项目有望在广州南沙落地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12-15 10:22
图片

12月12日,广州市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市南沙区文化体育设施布点规划(2022—2035年)(征求公众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据《征求意见稿》内容,本次规划对象为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及文化用地、体育用地,规划建设的文体设施共计154处。其中,湾区(省、市)级的设施达到12处,国家图书馆湾区分馆、大湾区大剧院、大湾区全民健身中心、大湾区海上图书馆、大湾区科技会议会展中心等项目将有望在南沙落地。

图片

2022-2035年南沙区文化体育设施规划布点。

构建“一带双核三中心”文体设施空间布局

“十分钟文化圈、体育圈”覆盖率将达到100%

据《征求意见稿》内容,本次规划范围与南沙区行政区划范围保持一致,涵盖南沙区六镇四街,总用地面积约803km²。根据规划将构建“一带双核三中心”文体设施空间布局。

其中,“一带”指沿海岸线串联南沙湾片区、明珠湾起步区、南沙枢纽片区、万顷沙南部片区等滨海地区,布局凸显滨海文化的文体设施,打造滨海文体高质量发展活力带。“双核”指以明珠湾起步区、蕉门河中心区为主的中心城区文体服务核和南部“黄金内湾”顶点的大湾区文体服务核。“三中心”指在庆盛枢纽片区、南沙湾片区、南沙枢纽片区三个先行启动区布局文体服务中心。

规划目标将分近期、中期、远期分阶段落实。

到2025年,南沙区内将建成一批显特色、高质量、高标准文体设施,快速缩小与中心城区的文体设施数量及服务水平的差距,提升各项文体设施关键性指标。

在文化设施方面,到2025年万人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1800平方米,“10分钟文化圈”覆盖率达90%,图书馆数量达到每5.5万人一座。

在体育设施方面,到2025年人均体育用地面积不低于0.6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10分钟体育圈”覆盖率达90%,区级及以上体育设施不低于4处。

重点项目包括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体育综合体(一场两馆)等。至 2025 年,将新增大湾区科技馆、广东省文物考古标本馆(南沙博物馆)、南沙区美术馆和粤港澳青少年文体交流中心区级及以上文化设施共 4 处;镇街级文化设施香云纱非遗博物馆、庆盛图书馆、二十涌图书馆、二十涌综合文化站、横沥岛图书馆、横沥岛综合文化站、科学园科创交流中心共7 处;新建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一场两馆)、南沙帆船运动中心、明珠湾体育中心区级及以上体育设施 3 处,升级改造南沙体育馆。

图片

中心城区的文体设施规划。

到2030年,将进一步完善文体设施布局,积极承办文体赛事,文体产业取得显著发展,健全现代文体服务体系,充分保障人民文体活动需求。其中,在文化设施方面,到2030年万人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1900平方米,“10分钟文化圈”覆盖率达95%,图书馆数量达到每5万人一座。在体育设施方面,到2030年人均体育用地面积不低于0.65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平方米,“10分钟体育圈”覆盖率95%,区级及以上体育设施不低于7处。

到2035年,南沙区将建设成为兼容开放、特色多元、彰显中国气派、传承岭南特色的国际文化体育名城,实现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全面完善,人民文体活动需求保障普惠均等,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体事业发展新格局。其中,在文化设施方面,到2035年万人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年达2000平方米,“10分钟文化圈”达100%,图书馆数量达到4万人一座。在体育设施方面,到2035年人均体育用地面积不低于0.7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10分钟体育圈”覆盖率达100%,区级及以上体育设施不低于10处。

国家图书馆、大湾区大剧院都来了!

将规划新增多处文化设施配套

据《征求意见稿》内容,规划的文化和体育设施按照规模按湾区(省、市)级、区级、街道(镇)级、社区居委(村)级划分。其中,湾区(省、市)级别的文化体育设施达到了12处,据统计,湾区(省、市)级别的文化体育设施中有4处位于万顷沙镇,3处位于横沥镇,3处位于南沙街道辖区内,2处位于珠江街道辖区内,1处位于港湾街道辖区内。

文化设施将按博览展览类、图书阅览类、艺术表演类、群艺活动类、基层综合类这“五类”区分。

根据规划,图书阅览类将建立以国家图书馆湾区分馆、南沙区图书馆为总馆,镇街图书馆为分馆,以社区(村)图书室、农家书屋、流动图书车、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其他服务点(地铁站内图书车)为延伸,以学校图书馆及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其他类型图书馆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全天候、全方位、多形式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

据规划清单显示,湾区(省、市)级的图书馆共有三处,分别为国家图书馆湾区分馆,拟选址在万顷沙镇内;湾区少年儿童图书馆拟选址横沥镇内;大湾区海上图书馆拟选址珠江街道辖区内。

图片

万顷沙镇将打造大湾区文体服务核,共有4个湾区(省、市)级文体设施在辖区内落地,这部分项目主要集中在万顷沙南部的二十涌-二十一涌附近。

博览展览类将建成种类多样化、服务多元化、分布合理的博物馆体系。规划布局镇街级以上博览展览类文化设施共26处,其中纪念馆2处、博物馆及展览馆19处、科技馆1处、会展中心3处、美术馆1处。

据规划清单显示,湾区(省、市)级的博览展览类设施共6处,包括湾区生命健康博物馆、南海海洋博物馆,拟选址万顷沙镇内;粤港澳大湾区展示馆拟选址南沙街辖区内;大湾区科技会议会展中心拟选址珠江街辖区内;还在建设中的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和刚建成投入使用的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也位列其中。

艺术表演类将新建兼具艺术性、实用性的大型剧院和中小型特色文化演艺场馆,形成“交相辉映”的空间格局和联动互促的发展态势。据规划显示,未来将新增艺术表演类文化设施共10处。其中,湾区(省、市)级项目大湾区大剧院拟选址在南沙街辖区内。

1782x496_657ab06c5e86d.png

南沙街道辖区内拟新增的文化、体育设施,湾区(省、市)级项目共有三处,其中大湾区大剧院将选址在南沙街环市大道西与大涌涌交叉口西北侧。

此外,还将进一步优化文化馆、文化站服务网络。建成以广州市文化馆二馆为总馆、镇街文化站、各个社会合作机构为分馆、社区文化中心为服务点,数字服务平台为补充的文化馆活动网络。新增南沙区第二少年宫、文化宫等基层文化类服务设施,“10分钟文化圈”覆盖率达到100%。

图片

到南沙体验港式体育运动!

将规划新增融合香港标准的体育设施和运动场馆

在体育设施方面,将按照《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分类配置。并重点提出,区级及以下体育设施融合香港标准,在全民健身中心、居民健身场所等设施新增港式特色活动壁球场、榄球场等场地。

据规划清单显示,2022-2035年期间将规划布局区级及以上体育设施9处,其中:规划新增湾区(省、市)级体育设施3处,区级体育设施6处。湾区(省、市)级体育设施分别为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一场两馆)、大湾区全民建设中心、大湾区游泳馆以及南沙帆船运动中心。

图片

往届赛事现场。通讯员供图

还将增补社区居委(村)级体育设施,将“10分钟体育圈”覆盖率由现状的89%提升100%。并将在闲时开放包括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室外场地,提高体育场地利用率。建议场地设施的长效运营机制,明确校园、企事业单位和公共体育场地开放的条件和要求,对设施状况、开放时间、收费价格等予以公开明示。

在《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中提出“携手港澳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积极承办国际重要论坛、大型文体赛事等对外交流活动”的要求。

图片

今年9月10日ATP(国际职业网球联合会)挑战赛在广州南沙举行。通讯员供图

据《征求意见稿》内容,将通过规划特色赛道,进一步提升南沙区体育设施的硬件配套水平,包括皮划艇、帆船、赛艇、摩托艇、龙舟、公共水域游泳等水上赛道;在中心城区和庆盛枢纽片区规划4类共8条马拉松赛道;在中心城区和万顷沙南部片区规划青少年距离、短距离、奥运会距离和长距离“铁人三项”4类共5条赛道;并策划承载国际级公路自行车赛事的大湾区公路自行车赛道。

800x392_657ab46cdaa14.png

港湾街内将新增湾区(省、市)级南沙帆船运动中心。

南沙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有黄山鲁森林公园、十八罗汉山以及大山乸森林公园三座山。未来也将规划多条登山步道线路,将沿线景点景观、生态资源等各种资源“串珠成链”,促进体育健身、休闲文旅事业发展。


温  馨  提  示

 

该《征求意见稿》已在南沙区政府官方网站正式公布,公示期自2023年12月12日起至2024年1月11日,市民可在公示期内,将意见和建议的电子文档发送至nswglt@126.com或邮寄至广州市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社会公众提交意见请留下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必要时进一步联系。


附:各镇街文体设施一览表

1848x916_657aba0cdf3b4.png

1824x474_657aba0ce90fc.png

1804x520_657aba0d04a4c.png

1782x330_657aba0e9d66f.png

1790x672_657aba0ea224e.png

1754x676_657aba0ebc8c1.png

1800x288_657aba0f09099.png

1776x864_657aba0f3e91a.png

1858x878_657aba0f5bfed.png

1794x1008_657aba0f73410.png

1788x992_657aba1126121.png

1782x496_657aba113d3d8.png

1794x534_657aba113eeb7.png

1780x754_657aba13320b9.png

1802x982_657aba1335445.png

1788x874_657aba134dc2f.png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编辑:郑雨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在湾区之心,发现南沙多Young之美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