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12月1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新闻发布会透露,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26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药品平均降价61.7%,预计未来两年为患者减负超400亿元。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发现,2000年第一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以来已9次更新调整,药品总数由2000年1535个增至2023年3088个,增幅达101.2%。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连续6年开展准入谈判,累计将744个药品新增进入医保目录。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更新9个版本
12月1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2023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此次调整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包括肿瘤用药21种,新冠、抗感染用药17种,糖尿病、精神病、风湿免疫等慢性病用药15种,罕见病用药15种等。这意味着,2000年至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药品总数增长幅度达101.2%。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发现,国家第一版医保目录2000年公布,目录内药品数1535个。第二版2004年发布,险种适用范围从基本医疗保险扩大到工伤保险,并增加了新的品种,调整了目录分类,药品总数增至1901个。2009年第三版国家医保目录分为凡例、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四部分,药品总数为2172个。第四版医保药品目录2017年发布,新增药品339个,同时可适用于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员,药品总数达2588个。2019年第五版医保药品目录中药品总数增至2709个,与以往相比目录分为凡例、西药、中成药、谈判药品、中药饮片等五类,除了药品动态调整外,还明确地方权限即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9月1日施行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建立完善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国家医保目录每年调整一次。2020年至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保持一年一更节奏,连续调整4次,到此次第九版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药品总数达3088个。
累计为患者减负超过6000亿元
其实,2018年5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以下简称国家医保局)成立至今,每年都组织医保目录调整工作,以往卫生部门、人社部门争论不休的药品采购工作究竟谁管的问题,由国家医保局全盘接手。当年,国家医保局就组织了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经过3个多月谈判,纳入谈判范围的18个品种中有17个进入医保目录,与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56.7%。医保谈判“以价换量”实现销售额的提升,是吸引众多创新药企参与医保谈判的根本原因,数据显示纳入医保的17种抗癌药,第一年销售额平均增幅高达1024%。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发现,2019年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准入药品名单,新增品种中70个谈判成功价格平均下降60.7%,续约品种中27个谈判成功,价格平均下降26.4%。2020年经过谈判共119种药品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药品平均降价50.64%。2021年12月3日公布2021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的结果,共94个药品谈判成功,其中目录外的67种药品平均降价61.71%,创下新高。2022年,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而今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有143个目录外药品参与,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平均降价61.7%,降幅与2022年基本相当。也就是说,近三年来国家医保目录新准入药品平均降幅维持在60%以上。
复旦大学教授、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药物经济学专家组组长陈文在12月13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医保局累计将744个药品新增进入医保目录。通过谈判纳入目录的药品大部分是近年来新上市、临床价值高的药品。据了解,目前已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覆盖全部治疗领域的新药价格体系,进口药基本上都给出了全球最低价,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累计为患者减负超过6000亿元。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袁炯贤 设计:张博
数据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等
编辑:袁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