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篇幅提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数字经济释放了哪些信号?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12-14 21:12
图片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数字经济”已经是连续五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被提及。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5年过去,今年的会议不仅继续提出“发展数字经济”,还以更大篇幅提及发展数字经济的各方面,包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广泛运用数智技术、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支持新型基础设施、拓展数字贸易、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等。

图片

数字经济,这一因数字技术革新而兴起的经济领域近年来得到我国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不仅从2019年起每年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还从2017年起每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显示,至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连续11年显著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占GDP比重达到41.5%,这一比重超过第二产业39.9%的比重。

作为我国最高级别的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下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权威风向标。对比近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数字经济”的提法,今年会议可谓篇幅更大、方面更多、方向更明确

今年会议对“数字经济”的新提法释放出什么信号?南都记者邀请到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带来解读。

图片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

“我们正处在从工业化时代向数字化时代跨越之中。在这过程中,我国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移动支付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核心技术却不一定掌握在自己手中。”胡刚认为,这一时代的跨越要解决许多经济层面的问题,核心目标是要使我国在更多领域“保持领先”

“对比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数字经济’的表述,今年会议提及得更多,除了‘数字经济’外,还提到了新基建、金融支持、人工智能等各方面。” 胡刚认为,这体现出了中央对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胡刚同时认为,大篇幅地提及“数字经济”也彰显了数字化趋势的必然,也提醒大家要以新的视角看待城市的发展。他举例道,不同于商贸城市、矿产资源城市,数字化城市看重流量,包括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数字化时代,城市的发展将不再仅依靠本地的资源,还要依靠城市网络的整体发力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拓展数字贸易”“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胡刚表示,在数字化推进的过程中,一个新的全球城市网络已经形成,一个城市是否加入了全球城市网络是衡量其数字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琶洲数字经济企业负责人谈感受

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负责人对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数字经济”的新提法有何感受?作为行业从业者的他们,对市场的冷暖感知如何?新提法是否切中了他们所处行业的痛点难点?

南都记者邀请了4位来自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负责人谈谈行业实情和对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数字经济”新提法的感受。

4位企业负责人都来自广州市海珠区琶洲数字经济试验区。近年来,广州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在城央地带规划了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以宝贵的城央空间吸引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前来扎根发展。

其中,琶洲是该试验区的核心片区。近年来,由于精准定位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琶洲试验区迅速成长为高楼林立的中央商务区,也是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地。截至2023年上半年,琶洲试验区企业总数已达35268家,四上企业总数17322家,数字经济核心企业数332家。

图片

琶洲试验区

灵聚科技创始人兼CEO 张胜:

产业政策和金融支持向研发型、制造型企业倾斜

图片

灵聚科技创始人兼CEO 张胜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提出“发展数字经济”,这正是当前经济各行业发展的关键点。以贸易和内需角度来讲,供应链数字化程度不足导致信息不对称,出现了高价买到劣质产品的情况,一些空包快递无法实现监管,“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正在发生。供应链的数字化能够使消费者获得对称的信息,包括透明的价格信息,以合理的价格买到对应的产品,这非常有必要。

会议也提到“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加大对数字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我认为这切中了行业发展的痛点。像灵聚科技这样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底座开发的企业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否则持续的研发投入难以为继。

过去,我们有一个笑话“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一现象现在依然存在。在人工智能领域,挣大钱的是能够接触终端用户的中间商。反之,底层技术的提供方,以及从事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的企业利润都非常单薄。这种情况不利于数字经济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认为,产业政策和金融支持可以向从事技术底座的研发型和产品生产的制造型企业倾斜,能够让这些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实现技术的突破,提高产品的品质,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和投机取巧的事情发生。

发展人工智能的意义重大,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是继互联网之后的新一代基础设施,现在不会再有人去谈互联网产业,就是因为它无处不在,已经成为一个基础设施,今后的人工智能也将无处不在。

现在所有的应用都会用人工智能重做一遍。”虽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也能从此看到,人工智能将对我们当前已经非常成熟的基于互联网所开发出来的大量应用带来冲击。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化产生了大量的数据,结合人工智能,便能在很多新场景产生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应用。人工智能将会是效率工具、辅助工具,逐步从量变实现质变。

人工智能的发展迫在眉睫,需要我们去掌握和突破的还有很多,需要加快实现其应用的落地。

我们国家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好、潜力好,我很看好数字经济的前景,也对它的发展非常有信心。我国拥有最强的通信基础设施和最广泛的5G网络。同时,我们对新事物的发展营造了友好的环境,人们愿意尝鲜,企业愿意抓住机遇求新求变。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篇幅提及“数字经济”,并鼓励科技创新,从政府到民间形成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共识。上下一心、目标一致,这也是我们发展好数字经济的好基础。

 

技象科技党支部书记、副总裁罗思明: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行业发展信心

图片

技象科技党支部书记、副总裁 罗思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对数字经济的一系列支持,无疑是对行业的一次雪中送炭。数字经济是新兴产业,从业者也很可能是创业者,众多的企业正处在生存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资金是这类企业存亡的关键因素。

但是后疫情时代,资本市场普遍相对偏谨慎和保守,缺少政策导向,处在观望阶段,导致数字经济企业融资前景黯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传递出的信号和对数字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将对投资者和从业者恢复信心起到很大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创新,已经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领域,加之我国经济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新基建”投资布局持续加码。所以,长远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

技象科技位于琶洲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实验区,琶洲是国内数字经济的高地,汇聚了众多领军企业和创新企业,技象科技的主要产品和服务正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我们为数字经济提供最基础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服务,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公司也将具有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速我国物联网行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纱纤亿股份创始股东、董事长洪木新: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降低纺织企业数字化成本

图片

纱纤亿股份创始股东、董事长 洪木新

我认为加大对数字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切中了纺织业的痛点。实现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其在当前严峻复杂环境下,金融支持必不可缺

首先,纺织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原材料、设备更新和扩大生产规模。然而,由于行业竞争激烈,许多企业在市场上的利润较低,无法通过自有资金满足融资需求

其次,纺织业的融资渠道相对有限。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是主要的融资方式,但由于纺织业的风险较高,银行对于纺织企业的信贷审核比较严格。此外,一些纺织企业规模较小、信用较低,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第三,科技创新引领纺织业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纺织业正在经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这些新兴领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智能生产设备、新材料研发等。因此,政府加大对数字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在首要位置,能有效降低纺织企业尤其是作为创新创业主体的企业的融资成本,缓解企业长期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另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数字金融可以扩充企业投融资渠道,在推动企业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业务创新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投融资结构。

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纺织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使命

 

 

南都广州新闻部·琶洲π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伊晓霞 魏凯 新媒体协作 叶黄丽 实习生 杨卓尔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编辑:代国辉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