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奥一网“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大调研”聚焦深圳城中村水电燃气收费治理,引发市民关注。
相关报道:
相关数据显示,约有70%的深圳人居住在城中村里。长期以来,标准不一的水电收费,困扰着众多城中村居民。随着《深圳经济特区居民生活用水电燃气价格管理若干规定》正式施行,奥一新闻记者走访发现,深圳城中村水电大多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在奥一网发起的投票中,约83%的网友称在水电费下调以后,其他生活成本,如房租、管理费等有所上涨。
“这一波过后,迎来的将是一大波房租上涨”“涨房租的话,那就拿房东没办法了?”“管得了水电管不了房租,一个村的房东集体涨价的话这是市场行为”……奥一网的评论区里,不少网友留言反馈。
“一石激起千层浪”,水电降价以后,城中村的多元治理考题浮出水面。奥一新闻记者从多位房东及二房东处了解到,除了租客“看得见”的部分,其还面临着一些“隐性成本”。他们告诉记者,过去水电费高于政府定价,是因为需要租客分摊这些“隐性成本”。而对于“分摊”说法,租客表示,“这就像强制我AA”。
房东有“苦水”、租客难接受,如何找到“最大公约数”?
房东、二房东吐苦水
“看不见的成本每个月都在产生”
为什么城中村的生活成本就是“打不下来”?
“水电降价以后,整栋楼每个月少1000元的收入,但设备损耗、公共用电等看不见的成本还在产生,现在都只能是我自己去承担这部分费用。”林先生是深圳某城中村的一房东,和专业代收费人,也就是常说的“二房东”有所区别,他出租的是自有的一栋九层自建房,“水压上不到高楼层,需要装加压设备,而除了装设备的一次性支出,每个月还会产生设备损耗、走廊楼道等公共用电等持续性支出。”
《深圳经济特区居民生活用水电燃气价格管理若干规定》正式施行后,林先生的自建房水电都降价了,房租、管理费等未涨价。“不敢涨呀,涨价了他们就会搬走,也要考虑空置率。”林先生表示不会对目前的租客涨价,但也坦言,“后面来租的我可能会涨价,也得考虑到成本的问题。”
林先生的说法得到了二房东的确认。二房东通常大范围地承包一房东的房子,再将单个房间租出去,赚取其中的差价。部分二房东还会对房屋进行翻新装修,这部分房屋的租金通常会比传统未经改造的农民房高出不少。
邓先生是深圳城中村的一位二房东,他承包了4栋农民房,其中部分农民房被他“升级改造”过,水电费降价以后,4栋楼加起来每个月利润少8000元左右。他告诉奥一新闻记者,降价以后,“精装修房”受到的影响会更大,“因为翻新的时候花了很多钱。”
“以前水电费收得多一些,是想覆盖前期装修成本,以及每个月产生的设备损耗费用、雇人抄表的费用、公共区域的用电量等持续产生的成本。”邓先生表示,“现在水电费降价了,其他费用也都是按照市场行情来的,不会涨价,以往租客分摊的成本现在就自己承担。”当谈到会不会亏本的问题时,邓先生说:“利润会被压缩,但不至于亏本。”
租客难接受
“这种行为就像强制我AA”
在房东、二房东看来,装修翻新、设备损耗、公共用电、雇人抄表等,都需要付出真金白银,这是他们作为城中村业主或管理者的“隐痛”。对于这番说法,租客并不认可,在租客看来,房东、二房东把这些成本转嫁到租客身上,就像强制其“AA”,无法接受。
“这种行为就好像强制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AA,买我不想要的东西。”深圳市民小文在杭州、广州和深圳都住过城中村,和不少城中村房东打过交道。他曾在其他城市遇到过房东转嫁成本的行为。“收卫生费、管理费,还硬性收取退房后的清洁费,一般是200元,明明我退房时卫生都弄好了,他们也非要收这份钱。”在小文看来,“这就是在盘剥租客。”
在奥一网发起的投票中,选择“水电气降低,生活成本降低”的网友仅为7%。来到深圳以后,小文选择去到罗湖某城中村落脚。“我这次是从一房东那里租的房子,房东没有收我管理费等额外费用,仅有的卫生费也是合理的。”
在和许多房东或二房东打过交道后,小文有了自己的一套“经验”。“我觉得会找租客‘分摊’的一般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二房东,真正的房东做不出来。”小文分享道,“我曾从一个朋友那里了解到,他住的城中村因为楼房被检查出消防隐患的问题,需要被责令修改,对于二房东来说这房子不是他的,所以这笔费用最终可能多少会落到租客身上。”
“抄表到户”难实现
水电“合表”成新解
在走访过程中,房东、二房东和租客都提到了希望可以落实“抄表到户”。对于房东、二房东来说,可以省去分表的损耗和雇人抄表等费用;对于租客来说,可以避免被多收钱。
针对该想法,知情人士告诉奥一新闻记者,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城中村居民楼没有独立房产证,供水、供电部门不能和楼栋里的每一个住户签订供水供电合同,难以实现终端抄表入户;另一方面,水电抄表到户是一个系统性的、庞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综合来看,抄表到户在短期内是难以完成的。”
在抄表到户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如何找到出租方和承租方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水电“合表”或可成为一个解法。合表后,水费每立方米统一约为4.93元,电费每度约为0.6998元。房东、二房东不为阶梯定价所难,租客也可“喘一口气”。
据了解,目前深圳各区正在积极推动城中村水电“合表”。公开消息显示,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稽查局及各辖区局对供水供电供气企业营业网点收费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供电部门现场办公,帮租户办理合表手续,降低电费;龙岗区印发《龙岗区加强居民生活用水电燃气价格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对各部门相应职责作了详细规定,确保全区水电燃气收费行为合法规范,同步推动城中村水表、电表合表收费;罗湖区召开黄贝岭村房东集体宣贯会暨城中村水电合表业务现场办理会,通过试点示范、样板引路推动辖区城中村水电气价格治理。
降价风波背后的多元治理考题
此次,深圳城城中村水电降价后的风波,说明城中村治理是一个复杂问题。城中村治理,事关70%的深圳居民,涉及多方利益。政府推动水电降价,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城中村盘踞多年的隐痛。而降价后的风波,则是折射出了城中村的多元治理难题。如何解题?
“在租房交易中,房东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利益,租客相对处在弱势地方。”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建议,“一方面,有租客来租,房子才有价值,必要时让利更有利于房东个人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房东应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向租客让利,减轻租客负担,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这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长期发展。”
在杨勤看来,《深圳经济特区居民生活用水电燃气价格管理若干规定》初步解决了民生问题,后续应加强多元治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房东将成本转嫁给租户,租户会觉得不公平。现在,这个痼疾得到了治理,各方都应该共同遵守规定。”杨勤进一步建议道,“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要加强履职,出租方要更具有社会责任感,承租人也要给予充分理解,大家共建共治共享。”
降价风波背后的多元治理难题,考验着政府和每一个人。如何建立政府、市场与居民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治理机制,找到房东与租客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仍需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郑少纯
编辑:郑少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