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长安:培育城市文化空间,在群众中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3-12-15 16:36
图片

绵延起伏的莲花山脉,植被茂盛的茅洲河,当你走进位于长安镇图书馆5楼的东莞市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份份承载着东莞城市记忆的模型便会依次出现。在富有巧思的空间设计之余,实践中心占地面积约1350平方米,内设有实践课堂、云讲堂、文化课堂、宣讲课堂、心育空间等多间功能室,可供市民开展文化交流、艺术教育、理论宣讲等多类型活动。

2020年5月,东莞市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启用。作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试点,它的启用标志着长安镇实现了“中心、站、点”三级机构全覆盖,为努力打通宣传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奠定了坚实基础。自正式启用至今,该实践中心扎实开展了一系列聚民心、接地气、益民生的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的痕迹在此生根发芽。

图片

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既是文明实践中心 也是城市文化空间

在东莞市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一道道惠民“文化大餐”时常登场,长安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副主任陈振强在采访中表示,目前实践中心通过融合各文体协会、文化空间的功能及资源,定期会在各功能室开展摄影、书法、美术、音乐、花艺、香道、茶道、剪纸、亲子阅读等普惠文化体验活动,让群众能够近距离感受文化魅力。

此外,为了能够真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使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惠及更多群众,长安镇还将文明实践的脚步触及周边,打造了“莲花山下”城市文化空间服务网络,覆盖社区、校区、工业园区、休闲区建设了13个“莲花山下”城市文化空间。在距离长安镇图书馆不远处,莲花山脚下的长安镇中心小学旁,坐落着一间透明的玻璃书屋。这里便是“莲花山下”城市文化空间。

图片

在“莲花山下”城市文化空间举办的粤剧知识讲座。

走进屋内,窗明几净的空间之内摆放着桌椅,书架上则整齐陈列着一册册书籍,浓厚的书香氛围吸引了不少前来读书学习的青少年。“平时有空的话,我就会带小孩过来这边,看看书写写作业,氛围很不错。”作为“家门口的小小图书馆”,“莲花山下”城市文化空间一经开放,就受到不少市民的喜爱。

该城市文化空间还设置了休息区,免费提供热水、自助借阅、无线网络等服务,并兼备校车上落接送点及中小学生作业辅导点的功能,成为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点。

从“心”出发,文明实践品牌不断涌现

以此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核心,长安镇已在全镇建成了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00个实践点,建立起“1+13+200”志愿服务队。截至今年5月已开展活动3559场,共有超过26万人次参与其中。可以说,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当地配套的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也因此涌现了“心育空间”“莲溪书包”等多个志愿服务品牌。

据了解,“心育空间”是长安镇于2021年创新打造的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提升项目,内含“心安长乐”“心安家庭”“心安园丁”“心安家园”四大主题项目。“心育空间”活动室位于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依托实践中心的优质资源,能够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群体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如“心安家庭“主要面向3-18岁青少年及其家长,会针对家庭中一些常见的亲子沟通话题,进行经验分享、协调沟通,帮助家长更好掌握沟通方法。自项目启动以来,“心育空间”合计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咨询服务200余次,累计受惠人群超过2000人。

图片

“心育空间”活动室。

而“莲溪书包”志愿服务项目,则主要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该项目每年会通过公益募集的形式,为这些孩子送去内含6本图书的“莲溪书包”1000个,让他们在书香中健康成长,也让外来务工人员感受到了属于这座城市的文明与温暖。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裘萍

统筹:李陵玻 李欣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吴文伟

图片由长安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提供

设计:张许君 林泳希

南都政法与民生新闻部出品

编辑:魏志鑫,李欣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新时代·新文明·新实践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