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连续公布了超过30张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深金罚决字〔2023〕52号-86号),涉及多家银行、保险、信托机构等,其中有多张百万级“大单”。此外,一批责任人被警告或罚款。
两家总部在深圳的金融机构领到较大罚单。招商银行总行因“未按规定承担小微企业押品评估费;未按规定承担房屋抵押登记费;未落实价格目录,向小微企业收取委托贷款手续费;小微企业规模划型依据不足”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罚款160万元。平安银行总行则因“考评机制不当,贷款业务操作不规范,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被罚款170万元。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此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深圳监管局较少对这两家总部金融机构直接开罚单。
国有大行也有违规行为。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被罚款130万元。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因个人住房贷款“三查”严重不到位等被罚款50万元。
股份行方面,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因“销售业务不审慎;销售业务操作不规范”被罚款85万元。
城商行方面,徽商银行深圳分行因“贷款三查不尽职,信贷资金流入限制性领域;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来源不合规,虚增存贷款规模;票据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严”等多个违规行为被罚款13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22万元。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则因为“存贷挂钩,小微统计数据不真实”被罚70万元。
深圳龙岗鼎业村镇银行因“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超标”被罚款30万元。
总部在深圳的平安信托也拿到了180万元的罚单,其违法违规事实是“协助保险资金变相投资单一资金信托、净值化管理不到位、嵌套层数不符合资管新规要求、合格投资者人数突破资管新规要求、信息披露管理不到位”。
前海兴邦金融租赁因“以不宜变现的公益性资产作为租赁物、融资租赁款管控不到位”被罚款80万元。
保险板块,深圳荷叶保险经纪因“未按规定使用银行账户;未按规定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泛华保险公估因“部分业务未按规定建立档案;未按规定制作规范的客户告知书”也分别拿到罚单。
有业内指出,此番行政处罚的密集出炉,或与本轮机构改革有关。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早在7月20日,包括深圳在内,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31家省级监管局和5家计划单列市监管局以及306家地市监管分局统一挂牌。值得留意的是,就在今年11月下旬,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一把手”包祖明刚刚“空降”深圳,担任深圳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编辑: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