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士、金融大咖做客深圳,把脉智慧工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都市报APP • 大钱进
原创2023-12-15 23:17

资本如何助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如何展望2024年宏观经济趋势?民营经济如何向好发展?12月15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深圳古戈尔智慧工业控股有限公司主办,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的“智慧工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一批业界首席专家和分析人士在深圳把脉“智慧工业”之道。

洞察宏观经济趋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张明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大概率会延续滞胀格局,而国内方面则传递了诸多利好信号,需要解读。

图片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

张明分析,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后不久,国家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房地产市场上民营企业的流动性危机。同时,央行、证监会等部门也开展了多次会议,旨在缓解当前三个系统性风险:开发商流动性短缺导致民营开发商大量倒闭破产的风险、地方政府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危机。在张明看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在监管的强化和更多资源的支持下,未来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上行的概率显著降低。

本月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传递更多声音。张明认为,会议在“稳中求进”总基调上加了“以进促稳”和“先立后破”,反映宏观和行业调控思路重大转变。会议还提到财政政策适度加速提效、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各方面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综合判断,2024年中国经济将好于2023年。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

如何从自动化、信息化最终走向工业智能化,同样是焦点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专家柴天佑做《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工业智能系统》主旨演讲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二是移动互联网驱动的工业互联网,三是在数据空间里做优化,产生价值,等于工业元宇宙技术,它提供一个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做得和真实完全一样,并使真实系统和虚拟系统进行沉浸式交互,这些合起来有可能实现工业革命。

对于当前炙手可热的工业互联网风口,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数据安全评价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副主任、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刘权提醒业界,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主要场景围绕数据,未来怎样把数据挖掘好,更好地赋能智能制造各个环节是面临的突出问题。比如目前不仅工业互联网领域,在整个电子政务各个平台数据共享都非常难,更不用说成为数据资产进一步流通。这个“难”是理念的问题,使工业互联网作用发挥离我们的期望差距比较大。

围绕“中等科技陷阱”之困,亚洲金融风险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秦逸飞也提醒,中等科技陷阱主要核心的本质是后发劣势,比如后发展国家从发达国家购买先进技术、先进产品,通过逆向研究获得一部分先发优势和先进技术,避免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路。要跨越陷阱,可以从科技创新、市场化,通过资本市场全方位的改进。

“目前我国工业技术开发、科学等领域的知识产权整体质量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够强。”站在主办方立场,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董事长黄卫家认为,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不仅是智慧工业发展的标配,更是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他希望论坛能够为为深港创新驱动和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湾区方案”。记者还注意到,本届论坛上,深圳古戈尔智慧工业发展研究院(筹备)宣布启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编辑:卢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