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也可以,只要愿意努力。”广州大剧院歌剧院排练厅里,随着舒缓动听的旋律响起,音乐剧《雄狮少年》阿娟的三位扮演者陈科铭、方书剑、郭虹旭依次亮相,演唱剧中选段,呈现了三个不同风格的阿娟。
改编自现象级同名国漫电影IP的音乐剧《雄狮少年》即将于2024年1月11—14日在广州大剧院迎来全球首演。日前,这部由内地和香港主创团队联手打造的音乐剧举行媒体探班,首次揭开了神秘面纱。
影视歌三栖大湾区哥哥陈小春重磅加盟,出演咸鱼翻身的昔日狮王咸鱼强。第一次和年轻人一起排练音乐剧,陈小春觉得很新鲜,“大家一起学习,好玩,开心。”参演音乐剧,他表示,和同台所有演员建立起互相信任的默契很有挑战。
进组一个多月,还有一个月就上演,陈小春坦言非常紧张,挑战舞狮直呼太难,只能每天练每天试,希望更好地呈现岭南醒狮文化。对于要用国语出演咸鱼强,他还幽默了一把,“剧中咸鱼强好像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他打趣道,“说台词时也许可以带点‘广府佬’的口音”。
方书剑、郭虹旭、陈科铭三位活跃于音乐剧舞台上的人气演员将饰演历经重重磨砺依然坚守心中舞狮梦的少年阿娟,作为音乐剧演员,在台上边跳边唱他们习以为常,但在舞台上舞狮子还是头一回。
“我们这一代文艺的从业者应该有这个责任去传承传统文化,”方书剑表示,传统文化题材是吸引他参与该剧的最大原因,近年来,方书剑钟情于中国原创音乐剧,“醒狮代表了岭南文化符号,故事本身也非常励志。”为了形象更贴近阿娟,提前进入角色状态,方书剑很早就理了个阿娟同款平头,“朋友还笑说你是不是得罪了造型师”。进组后接受密集训练,方书剑觉得,舞狮是最大挑战,“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还会这样(比画舞狮动作)。”
方书剑。
彩排现场,郭虹旭情感真挚细腻,唱出了少年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在郭虹旭理解中,阿娟是有一股内劲的,他饰演阿娟更多是从内心出发,希望呈现阿娟从病猫到雄狮的人物变化,他表示,阿娟为了达到目标去努力奔跑这一点和自己很像。身材高挑宽肩的他,会有意调整体态,使自己在舞台上看起来更瘦弱一些。
郭虹旭(右)。
“听说能在舞台上舞狮子,还能和偶像小春哥同台,我就疯狂心动!”谈起和陈小春同台,郭虹旭秒变迷弟脸,为了舞好狮头,专门买了一些负重的器材,每天一有时间就加练。同伴聊起他练梅花桩受伤时,郭虹旭轻描淡写,“学舞狮必然要登高爬坡,想要真正在舞台有好的呈现,必须有这种心理准备。”
在三位阿娟饰演者中,陈科铭是地道广东人,他认为自己清瘦的外形很贴近阿娟“病猫”形象,他形容自己的阿娟是天真的,对新鲜事物充满期待的,开朗、活泼的野孩子。作为地道广东人,虽然经常看醒狮,但从来没碰过狮头,他发现舞狮特别讲究狮头和狮尾的配合,所以除了核心训练外,会加强练习弹跳,“如果你跳得高,狮尾就能举得更高,能更好地做狮头。”演绎时他也加入了自己的小巧思—在台词中加入一些粤语元素,使角色更接地气。
陈科铭。
现场,三位“阿娟”还分享了自己喜欢的剧中曲。陈科铭最喜欢主题曲《雄狮少年》,“很燃,浓缩了这部剧很多的精华,把人物的热血,所遭受的困难与挫折展现得淋漓尽致。”阿娟经历现实磨炼后的《城市漫游》,最打动郭虹旭,“很符合我的成长路径,特别好听。”方书剑则对跟师父和父母合唱的《足够》情有独钟,“听demo的时候就热泪盈眶,相信能勾起观众的共鸣和回忆。”采访现场,三位“阿娟”清唱了几句,令人更期待音乐剧《雄狮少年》的正式呈现。
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音乐剧《雄狮少年》制作人陈睿表示:“醒狮是大湾区共同的文化符号,音乐剧《雄狮少年》立足湾区,希望通过剧目的打造促进大湾区艺术创排的深度交流。”
采写:南都记者 李春花
图片:广州大剧院提供
编辑:彭思敏,李春花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花花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