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拓展保险深度?深圳业界探索普惠保障新范本

南方都市报APP • 大钱进
原创2023-12-16 23:37

12月16日,第十七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以下简称金博会)如期而至。本届金博会以“凝聚金融新动能,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近300家金融机构和企业携多款金融创新产品集中参展,以保险科技创新为方向的金融科技成为关注点之一。

“金融+科技”拓展保险服务深度

日前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并明确将数字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保险业要加强新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保险服务便利性和竞争力。

实际上,深圳拥有完整的金融科技生态和丰富的数字金融应用场景,也是国内最早发布金融科技相关政策的城市,为保险科技的创新提供了土壤。

早在2022年4月,《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出台实施,提出金融科技机构引进、复合型人才培养、举办金融科技节等系列措施。今年2月,《深圳市金融科技专项发展规划(2023-2025年)》发布,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打造国际一流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圈,为保险科技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引。

那么,“金融+科技”如何拓展保险服务深度?作为深圳本土金融科技企业,本届金博会上,腾讯微保围绕“以科技推动服务创新”主题,带来多项保险科技创新成果,并通过场景展示、视频讲解、扫小程序体验互动等形式,展示了其包括“保险帮手”在内的保险科技成果,展现了腾讯微保将金融科技全面应用于保险服务领域的成效。

记者了解到,腾讯微保打造的“保险帮手”数字化服务矩阵,通过打通用户保险决策的全路径,帮助用户解决“买哪些”、“买哪个”和“怎么赔”三大痛点,为用户搭建起更加完整高效的服务体验路径。相关人士举例,通过与微信支付、保险公司合作,在部分医疗险产品的理赔入口上线了“微信快赔服务”,用户通过微信支付就诊的医药医疗费用后,就能在微信支付成功页面直接发起理赔申请。这项服务深度打通了微信支付、保险理赔的双场景,让用户的保险理赔服务体验得到进一步跃升。

“保险+公益”擦亮深圳金融向善名片

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在深圳监管部门的倡导下,近年来“保险+公益”也成为深圳金融行业的名片,各大保险机构把金融资源投向公益普惠领域。按照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最新数据,截至9月末,深圳法人保险公司总资产6.78万亿元,居全国第二,成为保险重镇,也催生了保险公益慈善模式的遍地开花。

对此,腾讯微保相关人士称,为助力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与各方共建可持续的惠民保生态,通过参与超80个省、市的基本医保衔接的普惠型医疗补充保险项目,为超过2000万参保人提供了投保、客服和理赔售后等保险服务。针对部分城市的困难群体,微保联合腾讯公益基金会、微信支付等多方发起“爱心保”公益保障项目,已陆续在广州、河源、桂林等城市落地。截至目前,“爱心保”系列项目已保障超20万的困难群体,理赔总额达919万元,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腾讯微保响应号召,与多家互联网保险平台共同签署了深圳市保险中介行业协会制定的《保险中介行业互联网保险业务合规建设行动宣言》,积极践行企业主体责任。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编辑:卢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