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12月20日,广东省政府网站发布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国家培育的重点都市圈,广州都市圈的规划有哪些亮点?将为区域联动发展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南都记者采访了广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进行解读。
打造现代化超大城市型都市圈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并主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
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围绕提升都市圈发展质量和现代化水平,探索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或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对广州、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广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2016年即已超过70%,2022年达74.79%,已进入城镇化成熟稳定阶段。经过多年实践,广东有条件、有基础、也有必要加快培育发展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等五大都市圈,进一步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格局,增强珠三角、北部湾和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内生动力,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为我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艾学峰表示,五大都市圈注重差异化发展。立足各都市圈的发展实际,差异化确定目标、定位。其中,广州、深圳都市圈以广州、深圳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周边城市加快发展,培育成为代表我省乃至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现代化超大城市型都市圈。
根据《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广州都市圈范围包括广州市、佛山市全域,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土地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2022年常住人口约3257万人。规划有关任务举措涉及清远英德市和云浮、韶关部分地区。
构建“一核两极四轴”总体发展格局
规划提出,广州都市圈各市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全国高质量同城化示范区、全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典范区。
根据规划,广州都市圈将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佛核心区为引领,以肇庆、清远中心城区为发展极,构建“一核两极四轴”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
其中,广州和佛山两市作为核心区,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作用,提升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中心功能,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佛山将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创新高地,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都市。以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为引领,共建国际化都会区,实现两市全面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区和全国同城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带动都市圈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肇庆、清远城区作为两极,肇庆城区将建设彰显中国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衔接的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新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和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高品质新都市;清远城区将打造大湾区重要产业延伸带,探索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创造新时代生态功能区高质量发展“清远经验”。
四轴分别为广佛肇发展轴、广清发展轴、与深圳都市圈联动发展轴和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联动发展轴。
规划还聚焦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共促创新驱动发展、协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携手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共建共享宜居都市圈、打造生态美丽都市圈、构筑区域合作开放新格局、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规划举措。
强化城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协调布局
广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对规划进行解读时表示,该规划有三大亮点:
一是紧紧围绕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全面谋划都市圈建设。该负责人表示,规划强调对标国际一流都市圈,树立一体化、国际化和开放合作发展理念,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和体制机制,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广州都市圈地跨珠三角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规划强调探索不同功能区域的协调发展实现路径,进一步强化广佛全域同城化,并联动肇庆更加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化与清远都市区等环珠三角地区的互动合作,推动以广佛肇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和以清远等为代表的北部生态发展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从而为破解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作出探索和试验。
二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纵深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该负责人表示,规划突出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佛核心区为引领,以肇庆、清远中心城区为发展极,依托主要交通廊道,构建“一核两极四轴”的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深化与深圳都市圈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合作联动,形成核心引领、轴带支撑的都市圈发展格局。“《规划》强化城市功能互补、产业协调布局和公共服务共享,在深化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通过轴带辐射,不断增强都市圈与广西、贵州、云南乃至东南亚的互动发展,与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区域战略的协同联动,纵深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三是强化形成政策合力,打造优质均衡现代化都市圈。该负责人指出,规划提出推动广州都市圈各市发展规划衔接协调,加强区域产业、投资、财政、土地、创新、金融、消费等领域政策配套,建立跨区域联合招商、共同开发、成本分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机制,形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合力。同时,以公共服务均衡普惠、整体提升为导向,强调完善城市、街区、社区多层级、全覆盖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网络,进一步提升都市圈内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共享程度,强化社会保障、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推动都市圈建设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该负责人表示,广州都市圈各市历史上同属岭南地区,广府文化影响深远,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得天独厚。《规划》强调都市圈各市以传承、弘扬、活化广府文化为主线,共同推动广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广府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吴璇 实习生 陈俏丽
编辑: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