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案如何触及用户思维?专家沙龙答疑解惑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3-12-21 13:22
图片

南都讯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的“最后一公里”在课堂,课堂上“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课堂上的孩子们是否在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我们离理想的课堂还有多远?

12月20日下午,2023年广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成果推广会暨广州市天河区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项目成果展示活动——小学课堂教学展示,在天河区华阳小学举行。课堂展示后,随即进入了专家沙龙环节。

图片

小学课堂展示圆桌沙龙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课程与教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文叶;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长肖思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课程与教学系副主任刘钧燕;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苏州市特级校长张菊荣四位专家为教师们答疑解惑。

图片

张菊荣担任圆桌沙龙主持人

教师怎么去做学历案?肖思汉表示,在40分钟的课堂上,把学历案真的去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载体,作为自己在原先以教案为载体的这种课堂教育的基础上,要重新去思考,“我怎么样通过学历案的编撰,真正把视角从教师用户转向学生用户”。肖思汉强调,当这样一个基于学历案的教学真正发生的时候,我们才会看到教师不再是一个自己教学的实践者,或者说TA关心的不再只是我怎么教好,而是在这40分钟之内学生到底体验到了什么,这个学习的经历到底是什么。

图片

肖思汉发表看法

 “我觉得学历案是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在学生身上生发出来的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是一个脚手架。” 刘钧燕表示,之所以这么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有助于课程内容结构化;另一个方面是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这次提核心素养,它不仅仅停留在一个政策文本的层面,它还直接进入到考试评价这样一个层面。“以前总有老师急切地问,该怎么教,现在这个问题可以化解为两个问题,就是要问需要教什么和学生应该如何学。”

图片

刘钧燕发表看法

周文叶从两方面去阐述学历案对老师的要求。她认为,首先老师的站位要高,从平常忙碌的细碎的知识点变成教师的课程语言;其次需要有一个单元统领的组织者,从课程的思维去思考,怎么设计落实素养目标。“教师需要整体去设计一个学期、设计一个单元,让学生经历学科实践的深入学习,有完整的学习经验。” 周文叶强调,教师应紧握评价任务,以衡量学生目标达成情况,确保学生立场得以落实。

图片

周文叶发表看法


策划:王卫国 李阳

统筹:尹来  梁艳燕  叶可可  游曼妮  刘哲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孙小鹏 杨晓彤 叶斯茗 实习生 马蕴凌 区栩婧

视频:马强 蔡文茵 罗雪纯

摄影:冯宙峰 陈辉

技术:麦毓轩

设计:张博 张许君

 

编辑:梁艳燕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天河在行动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