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享深圳都市圈副中心新机遇!大朗赴深招商推介会举行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3-12-21 12:46
图片

“只要能够引进好项目落地,我们都会拿出最好服务、最高效率推动项目早动工、早投产。”12月20日,“区域连通·智造未来 共享大湾区装备制造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机遇 大朗赴深招商推介会”举行。会上,大朗镇相关负责人向在场企业代表推介营商环境,介绍招商政策,抛出橄榄枝,吸引广大企业来大朗投资兴业。

“东莞是深圳企业拓空间的首选。”活动当天,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发布,东莞全域纳入深圳都市圈,规划同时也明确了东莞作为深圳都市圈副中心之一。与会学者、专家也结合《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分享了东莞及大朗发展的新机遇。

大朗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专人服务

大朗位于东莞中南部,北距广州70公里,南至深圳46公里,处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是东莞的人口大镇,也是东莞的制造业强镇。

当前,大朗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松山湖科学城重大机遇,拿出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2023年前三季度GDP实现282.6亿元,排名东莞市第8,连续十年上榜全国百强镇,2023年位列第25位。

图片

在推介会上,大朗镇人大副主席刘钟明介绍,大朗镇下定最大决心拓空间,率先打造出光达制造、正拓5G、安富智汇等9个高标准产业园区,提供118万平方米的低成本优质产业空间。接下来,大朗还将统筹土地37宗超2000亩,攻坚大朗象山现代化产业园区土地整备4000多亩,推进18个村级“工改工”项目,预计可释放超13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大朗已经成立了企业服务团、招商服务中心、莞家代办团队等,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专人服务,为招引项目落地提供全流程的代办服务。”刘钟明还表示,只要有好的产业项目、企业有增资扩产的需求,大朗都有足够的空间满足,让企业“拎包即可入驻、带设备即可生产、有投资即可拿地”。

图片

“东莞的产业配套完善,产业载体载体丰富,工业企业超过20万家,涵盖了八成以上的工业门类,涉及30多个行业。”东莞市投资促进局四级调研员、东莞市驻深圳经贸联络处主任李日强在推介会上表示,东莞的营商环境优越,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连续4年居全国地市第一。

图片

张志强推介大朗营商环境。

此外,东莞市大朗镇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张志强在推介会上向企业代表介绍了大朗最新的招商政策,并推荐了大朗现有的优质产业空间。张志强表示,今年11月起,大朗镇财政每年设立1000万元人民币作为招商专项奖励资金,对项目引荐人进行奖励,并支持落户企业发展。

“东莞是深圳企业拓空间的首选”

值得一提的是,12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显示,东莞全域纳入深圳都市圈。作为深圳都市圈两大副中心之一的东莞,将立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之都。推介会上,与会学者、专家也结合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分享东莞及大朗发展的新机遇。

图片

作为制造业大市的东莞,也肩负着与其他制造业城市强强联手,借力产业集群,重塑产业优势的使命。推介会上,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宝剑介绍,当前,东莞正通过建设产业创新集群,把产业的长板拉得更长、把规模做得更大、把竞争力提得更优,从而推动东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再一次跃升。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中坚力量,是制造技术发展的主导产业,对制造业的发展起着引领作用。

图片

谢宝剑进行主题分享。

“大朗镇装备制造业专注于特定领域,例如数控机床、自动化设备等,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特色。”谢宝剑表示,大朗镇的装备制造业呈现出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善等特点。“大朗一定可以在深圳都市圈,乃至大湾区的重点产业当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谢宝剑说。 

图片

卢世棱进行主题分享。

赛迪广东(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电子信息高级工程师卢世棱表示,深圳长期以来都面临着地域面积较小、发展空间和土地供给紧张等问题。而东莞仍是深圳企业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的首选。在大湾区科学城一带(光明+大朗+松山湖)正推出新一代产业园区,根据不同产业的需求提供适配的空间和服务,实现功能多样化、复合化和专业化。

统筹:南都记者 唐国轩

采写:南都记者 唐国轩 曾奕静 实习生 金杨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

编辑:唐国轩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