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人民医院新院区项目全面封顶,将提供1500张床位;世界首例“肝癌定向治疗术”在中山七院获得成功,为肝癌等实体肿瘤中晚期治疗打开新的大门;光明区已有443004位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83.12%,光明区家庭医生服务考核在全市名列前茅……光明区卫生健康事业再迈新台阶,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安全感。
光明区人民医院新院区项目效果图
卫生健康事业是涉及千家万户幸福安康,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光明区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抓好各项重点工作,下狠功夫破难题,用硬手段促发展,从“病有所医”转变为“病有良医”,从“补短板”转变为“建高地”,不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走上新台阶,晒出新成绩,让广大居民享受高质量卫生健康服务。
医疗卫生资源提质扩容
现有床位数等指标全市领先
“现在光明的医疗技术和服务都比以前好了很多,我们对本区的医院信心也更足了,也不用跑到市里去找大医院了。”马田街道居民黄阿姨表示。
中山七院
近年来,光明区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不断在光明集聚,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市民看病就医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目前光明区正在加快建设5个卫生健康重大项目——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二期、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光明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光明区中心医院续建(二期)、光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光明区现有床位数2727张,千人床位数2.37张;到2025年,全区床位数将突破1万张,千人床位数、千人医生数、千人护士数等主要指标在全市领先。
世界首例“肝癌定向治疗术”在中山七院获得成功
除了医疗资源的扩容,光明区医疗技术的提升也有目共睹。日前,世界首例“肝癌定向治疗术”在中山七院获得成功,该手术的实施,为肝癌等实体肿瘤中晚期治疗打开了新的大门。中山七院成立器官医学研究院,着力原始创新、打造器官医疗产学研高地,取得一系列原创性、颠覆性成果,有望发展成为引领新一轮医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
以治疗为主转向健康管理
家庭医生服务考核在全市名列前茅
据统计
光明区目前已有443004位居民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
重点人群签约率83.12%
光明区家庭医生服务考核
在全市名列前茅
签约经验也在全市交流推广
光明区聚焦打造健康深圳
“光明样板”总体目标
推动“以治病为中心”
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将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环节紧密衔接
全方位、全人群、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
近日,光明区起草《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开展妇幼健康“关怀”行动、中小学生健康“关爱”行动、职业健康“关心”行动、老年健康“关照”行动、重点人群健康“关切”行动、全民健康“关注”行动6大健康行动,明确33项重要任务指标,全方位推进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行动,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打下坚实卫生健康基础。
提升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
AED配置水平达到70台/10万人
“在光明生活不仅能感受到满满的科技感,还有足足的安全感!”刘先生2022年来到光明区工作和生活,身为医生的他细心地留意到光明许多公共场所都配置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这可大大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挽救成功率。
光明区全力提升民生福祉,巩固提升卫生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据悉,目前光明区AED配置水平达到70台/10万人,同比提升75%。此外,光明区组织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近三年参加培训的人员数以万计,5000多人取得急救培训证。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培育“三甲”医院优势学科群
今年3月,光明区人民医院成功入选参加《医院质量国际认证标准(2021版)》评审认证,全国首批仅有13家医院入选,全力打造“国际版”三甲医院。
光明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妇科等10个学科获评区级医学重点学科,重点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高,以及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中心通过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认证并挂牌“深圳市体卫融合先行试点单位”、创伤中心成为中国创伤救治成员单位,数据质量持续为A级。
光明区人民医院新院区项目效果图
为落实高质量建设深圳北部医疗中心、培育辖区“三甲”医院优势学科群的工作部署,光明区研究起草《光明区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管理办法》,吸引海内外优秀高层次医学团队来光明区发展,全面提升辖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助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实现“病有良医”。
内容来源:深圳光明
编辑:王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