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如何赋能社会治理?“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优秀案例揭晓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3-12-22 19:59

“粤智助”助力农村群众办事不出村、“惠减负”助力基层工作减负不减质、“艾小越”AI政务私聊机器人精准服务群众、 “差异化”巡河先行探索数字治水……12月22日下午,2023第二届“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交流会在广州举行,揭晓了20个数字化治理优秀案例,并现场颁奖。

图片

2023第二届“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交流会在广州举行。

推动公共治理中科技向善做出更多探索

此次活动由中国体改会互联网与新经济专委会、广州南方学院、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州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协办,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承办。

105岁高龄的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中国MPA之父”夏书章,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权,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原南方日报社社长范以锦等“粤有数”首席专家为活动寄语,勉励“粤有数”活动越办越好,为推动公共治理中的“科技向善”做出更多有益探索。

在总评审辞中,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政务学院教授肖滨指出,“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等品牌更多属于硬性层面的产品、应用,“粤有数”属于软性层面的理念、内涵,它们相得益彰,彰显广东数字服务的硬实力、软实力。

展现广东数字化治理体系前沿趋势

广东率先启动数字政府建设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成“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等“粤系列”品牌,实现各地市、各部门超17万类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致辞中,中国体改会常务理事、互联网与新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家委员会联席主席祝华新指出,从“一库八图”实现城市燃气智慧管理,政务数据“采用管统”一体化平台,到公共信用数据全周期治理,深切感受到广东这片当年商品经济的热土,如今也是数字化的热土,并认为广东现在就像一座规模空前的“数字经济学院”。

广州南方学院党委书记李建超在致辞中表示,第二届“粤有数”活动征集100多个候选案例,涉及数字政府与治理现代化、数字经济与产业创新、低碳与绿色发展、新技术与基层治理、数字农业五大主题,展现广东积极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治理体系的前沿趋势。

数据已成为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的核心

当前,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实体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迫切需求。

在主题发言中,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家委员会联席主席陈天祥表示,“粤有数”是集聚高校、智库、业界和政界研究型人才的数字化治理新型智库平台,团队用三年实现“四个一”,即建立了一支复合型的、专注数字化治理的专家团队,挖掘了一组数字化治理优秀案例,探索了一系列数学模型,建立了一个复合型的新技术传播矩阵。未来将打造“千百十工程”,用十年挖掘两三百个优秀案例及遍布广东各地几千名数字治理负责人员、技术骨干。

而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提到,目前政府侧、社会侧累积大量数据资产,需要切实可行的市场化配置方式来释放数据资产能量,而金融是一个数据资产交易的成熟场景,可以率先在金融场景展开应用。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汤庸也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数据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没有正确的数据基础,智能应用就无法实现其潜能。在这方面,“粤有数”为社会治理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图片

圆桌嘉宾们围绕“数字赋能与基层治理”进行探讨。

现场为25个数字化治理案例颁奖

在活动现场,还揭晓20个“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优秀案例、5个入围案例、1篇优秀论文,并颁发奖项。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佛山市禅城区智慧社会治理办公室、惠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广州市河涌监测中心、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与保障中心等机构获此殊荣。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政务学院教授、广州南方学院讲座教授肖滨在总评审辞中指出,这些案例涵盖城市治理、应急管理、税务、环境治理、医疗、文旅、社会公益、数字农业、前沿低碳等多个领域,来自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地域涉及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江门等湾区城市,以及粤东粤西粤北基层单位,充分展示广东数字治理的多样性、全面性。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雷强点评获奖案例时表示,在广东超级IP“粤系列”品牌中,“粤有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并希望进一步发展到粤指数、粤函数,快速提升广东现代化治理能力。

在圆桌环节,与会嘉宾们围绕“数字赋能与基层治理”进行探讨。专家们认为数字赋能与基层治理相辅相成,为城市治理提供强大工具与机会,数字技术的普及使得信息更透明,决策更为民主。通过数字化手段,基层治理能更高效响应居民需求,实现更精准的资源分配,推动城市建设与治理创新。


采写:南都记者 袁炯贤 通讯员 黄宁 胡音音(主办方供图)

编辑:袁炯贤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