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并及时干预胰腺癌癌前病变,可大大提升胰腺癌生存率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3-12-26 13:26

胰腺癌是一种高致死性、难治性消化道肿瘤,具有症状隐匿、恶性程度高、发展速度快等特点,被称为“癌中之王”,至今仍是恶性肿瘤最难攻克的堡垒之一。

为推动胰腺癌及胰腺相关疾病临床诊疗水平进一步提升,“2023华南国际胰腺精准诊治论坛暨相关年会及专委会成立大会”于12月22-23日在广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黄汉林和广东省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谢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上还举行了广东省胰腺微创诊疗联盟成立启动仪式。
图片

本次大会邀请国内外胰腺疾病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作学术报告,同时进行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胆肿瘤结石个体化精准诊疗的前沿分享、肝胆胰手术视频难点及胰腺胆道肿瘤MDT诊治论坛等活动。会议期间,还举行了胰腺癌纳秒刀治疗研讨会、广东省胰腺微创联盟成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胆道外科专业委员会及肝胆管结石防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800x534_658a4c16e1f8d.png

本次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线下参会专家来自省内外多达200余位,线上直播期间最高观看量达6000余人,访问量达2.5万人次,本次会议学术氛围浓厚,会议影响辐射华南地区,各基层医院代表积极参会,对于有效推广胰腺疾病新技术、新理念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图片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约有49.6万例胰腺癌病例,因胰腺癌而死亡的人数达到46.6万,死亡人数占新发病例的94%。我国同样呈现出胰腺癌高死亡率特征,2022年中国约有134,374例新增胰腺癌患者;131,203例胰腺癌死亡患者。无论国际、国内,胰腺癌早期诊断率均处于较低水准,其中约60%的患者首诊时已转移,约30%的患者首诊时处于局部进展期,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预后不佳。

“目前,手术仍是胰腺癌治疗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胰腺癌得到根治的唯一手段。如何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通过新辅助治疗手段为原先不能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创造手术机会是目前胰腺癌治疗的关键。”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外科主任、胰腺中心主任陈汝福教授表示,此次成立广东省胰腺微创联盟,正是希望通过规范化的理念、技术推广,提高患者能够及时获得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图片

他透露,目前省医团队已经创新了一些胰腺疾病的手术方式,通过对胰腺癌患者的神经淋巴结清扫来改善患者预后,较为显著地提升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胰腺手术的微创化,也是我们希望进一步推广的内容之一,通过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辅助,胰腺良性疾病已经告别了既往的传统大开放手术。”据悉,目前省医团队还在胰腺癌相关生物标记物的查找、胰腺癌数据库建设方面开展持续性研究。“加强对手术后病患的随访和饮食、药物、心理、护理、康复等方面的全方位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汝福教授强调,长期大量吸烟人群、肥胖人群、糖尿病人群、慢性胰腺炎患者人群以及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家族中有直系亲属罹患胰腺癌、遗传综合征的人群属于胰腺癌的高危群体。一方面要通过饮食生活习惯的干预降低发病风险,一方面则要通过定期检查来发现早期胰腺癌或癌前病变。“比如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这样的癌前病变,现在腹腔镜微创,特别是机器人微创条件下,损伤小,保留其他器官功能,及时手术干预后,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非常不错。”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张诚斌 余敏

编辑:王道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