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造“盛世中华”虚假项目诈骗,公安部公布四起典型案例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3-12-26 15:01

南都讯 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12月26日,南都记者从公安部获悉,自今年以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向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共破获案件26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180余个,涉案金额15亿元。

据了解,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违法犯罪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诈骗团伙通常打着国家、民族旗号,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编造国家相关政策,虚构“民族资产解冻”“养老帮扶”“精准扶贫”等投资项目,诱骗受害人缴纳“项目启动资金”“会员报名费”投资入股,以此非法募集骗取钱财。随着公安机关加强打击,当前,诈骗团伙大多转移至境外,开发专门的APP推广虚假投资项目,通过网络群组寻找代理人、发展下线,利用网络会议培训“洗脑”,谎称只需几十元就能获得高额回报,诱骗受害人在网上签订协议、购买商品参与投资。诈骗团伙还会经常鼓动受害人到指定地点参加所谓“资产解冻大会”,获取所谓项目投资回报,使骗局更具煽动性、迷惑性,裹挟更多受害人入局。 

今日(12月26日),公安部公布4起典型案例,公安部有关负责人称,中国没有任何民族资产解冻类项目和组织,请公众增强识骗意识、提高防骗能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凡是转发、鼓动、宣传民族资产解冻类信息或招募会员、组织人员非法聚集的,均涉嫌违法犯罪,公安部呼吁公众,若发现类似违法犯罪线索,请向公安机关举报。

一、吉林磐石“十四五数字经济”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

2023年10月,吉林省吉林市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一个从事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涉案金额267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董某某伙同长期参与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项目的刘某某等人密谋,编造“十四五数字经济+养老”虚假投资项目,以“低投入高回报”为诱饵实施诈骗。董某某负责印刷虚假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养老项目合作书》,在淘宝网上注册网店并以29.9元价格销售,刘某某负责建立微信群组发展下线,管理参与人员,并转发网店网址兜售该项目合作书,鼓吹只要购买一份即可获得国家发放的110万元补助。截至案发,被骗参与人员11万余名。

二、福建漳州“盛世中华”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

2023年4月,福建省漳州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特大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78名,涉案金额2亿元。经查,2017年9月以来,以邢某某为首的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团伙捏造所谓“国家予以大力支持”的“圆梦链激活”“汇鑫三农”“圆梦中华”“数字货币”“盛世中华”等虚假项目,招揽郭某某、颜某某等人为代理人,通过组建微信群、QQ群层层发展会员,引入传销手段宣传“洗脑”,声称发展会员每单抽成20%、只要参与项目就能获得巨额回报,蛊惑群众投资。截至案发,被骗参与人员1万余名,涉及全国29个省区市。

三、河北保定“中国智造2025”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

2023年4月,河北省保定市公安机关打掉一个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团伙,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27名,涉案金额1.3亿元。经查,张某某、刘某某等人组成的犯罪团伙,虚构“中国智造2025”等“国家级”项目,以该项目上市可获得数倍分红为诱饵,通过网络聊天群组发展下线,利用网络会议授课进行“洗脑”,承诺发展一个下级会员返利25%,从而诱骗群众投资。截至案发,被骗参与人员10万余名,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

四、河南周口“中华国际慈善基金会”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

2023年6月,河南省周口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涉案金额500余万元。经查,以冯某为首的诈骗团伙虚构“中华国际慈善基金会”,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建立群组发展会员,宣称该“基金会”已筹集资金300亿元,每人缴纳120元即可成为会员,项目落地后领取30万至50万元的扶贫款。截至案发,被骗参与人员3.6万余名,涉及全国25个省区市。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