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增逾90%!探寻老楼加装电梯热背后的“珠海模式”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3-12-26 17:23

南都讯 近两年,珠海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过去上下楼纯靠爬的街坊们如今只需摁个键就能直达家门口。

数据显示,自2018年6月《珠海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指导意见》施行以来,截至2023年11月30日,珠海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累计建成409台,已批在建259台。尤为引人瞩目的是,2023年,珠海老旧小区电梯加装跑出“加速度”,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累计建成193台,这一数字接近过去几年珠海全市加装电梯的总和,同比增速达90%以上。一时间,“珠海加装电梯模式”成为了热词,引发各界关注。

推进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电梯加装持续升温的背后,珠海是如何跨越“业主分歧大、资金筹措难、老小区环境复杂施工难”等重重“关卡”跑出“加速度”的呢?南都记者连日来采访主管部门、街道社区探寻背后的“珠海模式”。

800x534_658a9142b5c32.jpg

“官方指引”+“政府补贴”为老楼加装电梯开出“良方”

旧小区加装电梯,不仅是城市居民的“心事”,也是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重要课题。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既有住宅使用功能,方便居民生活,提高宜居水平,2018年6月珠海市公布施行《珠海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指导意见》(珠府〔2018〕50号),随后在2020年9月、2022年10月先后出台了《珠海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规划技术标准》《珠海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技术指引(附图集)》等政策文件。

其中,《珠海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又于2021年进行全面修订,并于同年4月13日正式实施。《指导意见》对组织保障、审批流程、增设范围、协商机制、补偿标准、安全监管等方面作出规定。

此外,各区还依据《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有关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的实施细则。从市到区,一连串意见和细则的密集出台,为珠海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工作提供了规范性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各区在实施细则中还明确“给予符合条件的增设电梯项目每台6万元”的财政补贴,其中香洲区又结合“民生微实事”项目每台补贴4万元。据统计,截至目前,珠海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补助资金发放累计约2812万元,惠及居民约8060户。

香洲区狮山街道南夏丰泽园(回迁房小区)6栋1单元、2单元的电梯于今年10月12日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而自2018年加装第一台电梯以来,小区目前已经有12台电梯建成并投入运营,成为香洲区狮山街道加装电梯最多的小区,其中政府共补助104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业主的经济负担,激发了业主积极性。

随着一台台电梯拔地而起,平日腿脚不方便走楼梯的老年人,现在都愿意坐电梯多下楼转转,买买菜,和朋友们聊聊天,小区的烟火气和人情味更浓了。 

800x600_658a9142af087.jpg


党建引领+社区协商化解矛盾

征得业主同意,是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同一栋楼,不同楼层的居民需求存在差异,高楼层的居民希望尽快加装,但低楼层居民担心采光、噪音和费用分摊等问题,往往不愿意。

在珠海,不少老旧小区既无物业,也没有成立业委会,业主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要统一意见,推动业主达成加装电梯的共识更是难上加难。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帮助老旧小区业主圆“电梯梦”?珠海不少街道、居委会通过党建引领,积极搭建社区协商平台,藉此化解矛盾,平衡各方利益,最终汇聚起了电梯加装的“合力”。

位于香洲区翠香街道安宁社区的福康花园小区建于1994年,有8栋共430户居民,小区内原有的8部居民楼电梯已经使用了28年,属于“超期服役”的电梯。因老化严重,每月的电梯维修成本居高不下。

福康花园小区2栋居民更换电梯呼声最为强烈,安宁社区党委主动跨前一步,借鉴老旧小区“加梯”经验,引导2栋10多名召集人迅速成立电梯更换小组,2人一组,线上线下分工推进。有的负责查找业主联系方式,有的负责敲门入户商谈,有的负责与社区、物业、施工方沟通协调……多管齐下,几经波折,终于说服38户业主同意更换新电梯。

业主们有了共识,筹资、选定电梯、施工等工作自然也就顺了,不到3个月时间,福康花园2栋完成小区首部老旧电梯换新,彻底解决该楼栋居民“乘梯”安全问题。

800x1186_658a9142b731a.jpg

无独有偶,香洲区拱北街道华平社区宝珠新村第31栋成功加装电梯,同样离不开社区的牵桥搭线。为让小区居民早日实现“一键到家”,华平社区党委积极联系业主,多次组织居民协商议事,介绍加装电梯成功案例;推选楼栋长,成立“加梯三人小组”,宣传相关电梯惠民政策,收集邻里意见;针对低楼层居民,主动上门了解他们的需求,制订优化方案,打消居民心中的疑虑,最终推动加装电梯项目顺利落地。

这只是一个缩影。即将过去的2023年,珠海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工作跑出“加速度”,仅今年前11个月,全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累计建成193台,接近2019年-2022年4年时间的总和,这背后正是各镇街善于通过党建引领,搭建起各类“红色平台”,充分发挥协商议事机制,真正将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工作办好办实。

提升居民自治助力“加梯”落地

不少老旧小区环境复杂,推动电梯加装难免遭遇各种技术障碍,而大部分业主要么忙于工作,要么精力有限,无暇跟进,时间一长,加装电梯往往不了了之。

珠海在推进电梯加装过程中,善于发挥热心党员、社区能人的带头作用,有效激发出小区管理的内生活力,将推动电梯加装工作变为提升居民自治的生动实践。

2020年12月18日,珠海老城区首例廊桥电梯于香洲区狮山街道人民东路二巷小区投入使用。“这种方式属珠海老城区首例,是大胆的尝试,更是全体业主齐心协力的成果。”狮山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民东路二巷小区,共有3栋居民楼。1栋、2栋分别有两个单元,住户基本为业主自住,且多为长者,业主加装电梯意愿强。但由于小区两栋楼距间仅为10米,在预留消防通道的前提下,很难实现两栋楼4个单元的电梯加装。在街道和社区的引领下,热心的业主代表充当起了电梯加装的“领头人”,主动走访多家电梯公司,反复探讨,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在两栋对应单元楼道通过廊桥的链接,共用一台电梯,既节约了经济成本,又解决了因空间距离所限的消防需求,这两台电梯的加装惠及2栋4个单元共45户,200多人。

人民东路二巷小区系珠海宾馆房改房,在推动电梯加装过程中同样涌现出一批“领头人”——业主任孝柱和蒋仲桓,发挥自身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与几名业主代表自发组成红色帮帮团,为小区加装电梯服务。

他们各展其才、各尽其能、分工明确:有统筹把握方向的,有联系电梯公司和职能部门的,有当技术顾问的,还有负责业主沟通协商的,并四处奔波向其他业主征求意见、签名确认,又不厌其烦地通过电话、视频远程联系不在本地的业主……最终历时19个月,筹集资金近120万元,有序推动了电梯加装。

未来,珠海如何推动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工作迈上新台阶?珠海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业主自愿、政府引导、社区协助、兼顾各方、依法合规、保障安全”的珠海加装电梯模式;进一步优化激励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增设电梯,支持探索代建租赁、融资租赁、广告投放等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增设电梯的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抓好社区治理,鼓励各区指导基层充分发挥属地民生服务职能,搭建业主议事协商平台,协调解决增设电梯过程业主间存在的分歧矛盾。

采写:南都记者杨亮 通讯员骆嘉怡

编辑:杨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