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广州盘点•拓新:口袋公园添新绿,文旅地标露新颜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12-27 10:12
图片


2023年,是从“新”出发的一年;2023年,是向“新”而行的一年。2023年新春伊始,广东省、广州市先后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二次创业再出发”的号角。这一年,广州从春天出发,开拓进取、激发新生活力:龙头项目接连“上新”,家门口的交通网越织越密,科创实力持续攀升,产业焕发新活力;行公园、露营、赏花、看展,周末休闲好去处多了一个又一个,城市秀出新美景;国际盛会频繁、多国政要访穗,在广州发现世界新机遇。

浅浅回望2023,有很多的新成就和新机遇想和你分享。深深期待,2024,共同前行!

传承古城文脉 

文化地标有颜更有料

城市中轴线是城市的核心,也是城市的窗口。在这条广州“黄金地带”上,文化地标亦展露“新颜”。

广州图书馆、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围绕“城市客厅”花城广场而聚,在珠江北岸构成了珠江新城三大文化新地标。珠江南岸,今年刚投入运营的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是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与近在咫尺的广州塔共同构成了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极富当代感的视觉焦点,也与海珠湖畔广州市文化馆新馆古朴的建筑群遥相呼应,成为这座城市的又一“艺术会客厅”。

文化地标最能体现一个城市文化传承和创意,不仅在于其规模的宏大、景象的壮观,更在于其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分量。

每天清晨,广州图书馆的大门一打开,早已在门口等候的人们迅速涌入,转眼间便分布到各个楼层的书柜和书桌前;几步之遥的广东省博物馆,“一票难求”已经是这里的常态。而另一边的广州大剧院,高水平的演出一场接一场上演,上座率也屡屡创下佳绩。

“这是真的吗?我这么幸运吗?”11月24日13时45分左右,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大三学生梁诗敏惊喜地发现,自己是广州市文化馆新馆的“第100万”!自1月开启试运行以来,短短251天,广州市文化馆新馆游客便突破100万人次,组织活动超过2800场次。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开馆首日更是人气火爆,进馆人数近万。

图片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

文化新地标传承着历史,串联起文脉,也引领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想象。

图片

南都说:

传承千年广府文化,释放艺术无限创意。

网友热评:

今天来打卡广州市文化馆新馆了,岭南园林非常美。

越来越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广州美术馆新馆排队中,好火爆。


大城有名园

闹市中“拥抱”自然秘境

将绿色拥入怀里,正成为城市生活的一种新风尚。无论是哪个季节,绿色始终是广州的底色。“素晖射流濑,翠色绵森林”,青翠则滋养着这座活力四射的千年古城。

要问广州人周末休闲最喜欢去哪里,“行公园”必须榜上有名。在广州,把公园装进“口袋”则是近年来的新潮流。“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广州街坊们发现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建成346个口袋公园,不仅提升了绿化品质,还增加了市民休憩活动的空间。

图片

口袋公园为广州增绿添彩。

在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华南国家植物园这座“大城名园”始终引领在前。揭牌一年多以来,华南国家植物园“成长速度”很快,从物种保育、人才队伍到平台建设,以其强大的“国家级”科研、科普辐射力,促进广州构建“走出园、融入城”的城园融合体系。

事实上,“大城名园”就是广州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大城”之大,不仅在于名园的理念输出和技术支撑,也在于“推窗见绿、一步一景”的绣花功夫。

生态建设得越来越好,人民群众拥抱自然的呼声就越来越高。广州市也顺势而为,进一步拓展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空间,开放的公园绿地草坪及林下空间数量达112个。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白江湖森林公园、帽峰山森林公园、白云湖公园等多个生态优美的公园,已成为广州市民露营休闲的好去处。

图片


南都说:

绿美打卡点添新,广州人周末休闲又多了个好去处。

网友热评:

家门口多了个口袋公园,有机会一定要去打卡一下。

华南国家植物园秋天开的木芙蓉好大朵,比以往更好看了。

我喜欢在广州能随时亲近大自然,野外露营也不用跑很远。


老城旧街焕新 

经典商圈跨界发展

“地铁施工建设后,这里变成了平地,随后又盖起临建市场。”住在广州大塘街的王伯,目睹了广州中山四路与德政中路交会处一带的商业变迁。

盼了十余载,今年他终于和街坊们一起,在家门口迎来了新商场——珠江·星火1926的开业。早在2013年,因地铁施工需要,广州越秀区农讲所附近酒家商铺停业搬迁,德政街肉菜市场也与老街坊们告别,随后这里就再也没有大商场了。直到2023年8月,一所全新的购物中心——珠江·星火1926开业了。

图片

珠江·星火1926外景。

也许是老城区的居民太期待新商场的出现,珠江·星火1926开业当天,由于客流过大,作为主力店进驻的永旺“食品超市”在上午11时起开始限流入场。

作为千年商都的代表作北京路商圈,其步行街二期改造提升在2023年也迎来新节点。9月底,承载着“80后”潮流记忆的粤·潮楼NEW IN焕新回归北京路。10月末,北京路天河城B区全新开业,让北京路的新消费场景有了更大更丰富的呈现空间,并与斜对面的A区联动,成为商圈内最大的商业综合体项目。

老城旧街焕新,融合、创新、跨界已注入了新商业体的DNA里,并逐步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新名片。

图片

南都说:

平地崛起一座家门口的商场,千年商都再添商圈新活力。

网友热评:

哇哩度可以望到星寰…哇仲可以望到大佛寺。

又多一个地方可以去逛了。

能够俯瞰农讲所风景的越秀新地标!



统筹:李陵玻 冯芸清

执行统筹:王美苏

编辑统筹:黄琼红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莫郅骅 伊晓霞 李竹 陈卓睿 见习记者 陆文娟 实习生 蒋心怡

摄影:南都记者 邹卫 梁炜培 陈冲

视频:南都记者 黄晓彦 

编辑:黄琼红 陆文娟

设计:何欣 尹洁琳 严丽萍

出品:南都广州新闻部

编辑:陈卓睿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3广州年终盘点·奔跑的城“势”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