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南方都市报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3-12-27 22:16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新时期国土空间系统治理的重要手段。自2019年以来,在自然资源部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广东省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目前,惠州共有2个国家级试点项目,分别为惠东县白花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龙门县龙江镇罗洞村等3个村矿山生态修复型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以及1个省级试点项目——博罗县麻陂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

近年来,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大力推动农用地整理工作,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通过统筹新增耕地布局和调整农用地结构,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提升、农用地集中连片及农田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生产空间的集约化、高效化转型。

图片

博罗县麻陂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龙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近80公顷,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龙门县龙江试点整治区域涉及罗洞村、龙江村、广尾村3个行政村,其中,龙江村、广尾村为城郊融合类村庄,罗洞村为集聚提升类村庄。整治区域内主导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如罗洞村种植水稻、茶叶、土豆等。近年来新发展的产业有特色养殖业、规划建设蔬菜种植基地等。

图片

在农用地整理方面,龙门县试点计划垦造水田29.51公顷,实施后整治区域内计划新增水田23.47公顷,其中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22.12公顷,新增耕地进出平衡指标1.34公顷;目前项目已立项,计划投资3586.34万元。

同时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79.39公顷,整治现有连片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扣除规划建设项目占用的现状耕地,最终整治区域内可新增耕地11.01公顷。目前农用地整理项目中,广尾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建成79.39公顷。

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龙江试点将整治区域内零星其他草地、坑塘水面等开发为耕地,对农村道路和沟渠优化布局和整治,以适应大型机械进场耕作的要求。同时依托于集中连片开发整治基础,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主要凸显沿线绿道景观和田园乡野风情,打造集绿廊游憩、田园观光、农家体验、农田生产、果蔬采摘为主的田园综合体验区;以现代科技手段种植有机绿色瓜果蔬菜,开展采果休闲旅游,拓展生态、休闲、体验和观光等多种功能,增加三产产值。

惠东县:垦造水田40公顷,推进“土地整治”

惠东县白花试点整治区域涉及联进村、石陂村、坦塘村、高埠村与集联村5个行政村,整治区域内村民主要依靠种植作物、养殖菲牛蛭,其中石陂村2022年获得莲雾专业村称号,集联村内有2家广东省“菜篮子”基地,一是惠州市金田现代家禽养殖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肉鸡饲养,二是惠东县黑珍珠莲雾白花农场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蔬果种植。

图片

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工程、田间道路建设、灌溉与排水工程修缮、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白花试点对整治区域内耕地布局、质量进行优化提升,使田块规整、农田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通达,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目前,白花试点已垦造水田约39.62公顷,新增水田约33.61公顷,新增耕地约31.72公顷,项目已竣工验收。

农用地整理不仅为白花试点新增了耕地,还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目前区域内建设有广东省“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项目和花果山传奇庄园项目,有助于提升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博罗县:耕地提质改造,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博罗麻陂试点整治区域涉及永丰村、横茜村、三科村、艾埔村、新村村、洪湖村、洋田村、坳头垅村、金湖村、曲潭村和塘尾村等11个行政村。作为大湾区“菜篮子”,麻陂镇近年来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整治区域内现已形成有机蔬菜、优质瓜果、甜玉米、果蔗、花生、奶牛养殖为主导的特色种养产业,拥有祥浩、健源、乾兴等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正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

针对耕地利用效率不高,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麻陂镇通过耕地提质改造、垦造水田等工程进行整治,目前已开展现有耕地提质改造14.92公顷及推进耕地恢复62.98公顷,皆已进场施工。

当前,通过开展农用地整理工作,惠州各试点皆完善了农田配套基础设施,耕地也进行了集中提质改造,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接下来下来,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将持续引导推动各试点提升农用地规模质量,加快实现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编辑:蒋奇政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