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电网广东惠州博罗供电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9日,博罗县2023年累计供售电量达到100亿千瓦时。继日前惠州电网供售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后,博罗电网也突破百亿大关,正式进入“百亿电量俱乐部”。
1988年,博罗县首次达成供售电量1亿千瓦时的里程碑,2002年达到10亿千瓦时,并在2014年将这一数字升至50亿,最终于2023年成功突破100亿千瓦时。
从1亿到10亿用了14年,从10亿到50亿用了12年,而从50亿到100亿仅仅用了9年,电量越来越高,增速越来越快。时值“百千万工程”实施一周年,一连串不断增长的电量数字背后,是博罗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是博罗供电人深刻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以始终不渝的责任担当,为促进经济繁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求持续努力的生动例证。
聚沙成塔,物换星移,“一张网”记录万家灯火变迁
惠州博罗供电局助力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外环东段工程(惠州段)在全省各段线路中率先实现全线贯通。
一座城市的发展往往与电力息息相关,城市肌理的构筑总是与电网建设相生共融。电网不仅支撑着城市的正常运转,更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基础。它不仅承载着电能,更承载着城市和人们的梦想。
夕阳下位于博罗的500千伏渡水变电站线路。
1962年,博罗县内首座用于供电的水电站投产,其每日产生的电能与如今的一条10千伏供电线路相当。当时的配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电力系统还难以称得上是一张“网”。
“那时我们本地没有电站,供电的线路是从东莞拉过来的。”现年72岁,家住福田镇的李双喜老人对此深有体会,“家家户户几乎没有电器,电主要用来给农田抽水排灌用。晚上大家要靠煤油灯照明过夜。”
进入8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博罗电网的供电量也以每年近10%的速度持续增长。然而电网建设的增长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电力供需矛盾较大,全县一度缺电30%以上,仍有五分之一的乡村地带无法通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罗马非一日建成,可靠的电网也同样如此。面对现状,博罗供电人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博罗电网逐渐发展壮大:
1978年,35千伏博罗变电站(后更名为光明站)成功升压扩容,成为县内首座110千伏变电站。
1998年,博罗县首座220千伏变电站义和站建成投产。
2005年,500千伏惠州博罗输变电工程投产,博罗县迎来市内第二座、县内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博罗站。
2018年,110千伏变电站洛坪站建成投产,全县实现“一镇一站”。
2023年,博罗县公用变电站数量达到41座,数量全市最多;10千伏线路总长达7388千米,长度全市最长。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博罗县的网架水平早已今非昔比。截至2023年12月,县内共有50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7座、110千伏变电站32座,形成以500千伏博罗变电站为枢纽中心,连接惠城500千伏福园变电站、仲恺500千伏演达变电站,与220千伏变电站组链的“两环六链”结构主力网架。
全县配网共有10千伏变压器15431台,总容量达731万千伏安。642回10千伏线路组成城市的“毛细血管”,将电能带到两街十五镇的每个角落。
电力走向千家万户,从照明、取暖、家用电器到电动车的普及,电能逐步从稀缺资源变成普通老百姓的主要用能方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社会带来变革与进步。
用三代人的青春织就而成的博罗电网,以亲历者的姿态匍匐于罗浮大地,默默见证了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转变的厚重轨迹。
筑巢引凤,多维并举,“母亲式服务”厚植发展沃土
电力是经济的“晴雨表”,“百亿电量”的背后,蕴含着博罗县经济的丰沛活力。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9.83亿元,同比增长5.1%;1-11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5%,增速居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增速居全市第一。日前,《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2023年)》发布,博罗县在“2023广东县域各县(市)经济综合发展力”“2023广东县域各县市经济发展实力”和“2023广东县域各县(市)经济发展活力”3个榜单中,位居各县(市)第一。
惠州博罗供电局对线路台架开展山林火灾隐患巡查,保障线路正常运行。
产业是经济的根基和命脉。作为广东省目前唯一的全国百强县,博罗县的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博罗县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电动车、生命健康和新能源新型储能构建“4+1”现代化产业体系,引进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益利素勒、大金空调等项目,打造全链条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能,推动县域产业的转型升级。
唯有栽下“梧桐树”,方能引来“金凤凰”。要让企业留得下来、要让大项目落得了地,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关键。
作为供电服务的落实主体,博罗供电局积极融入产业发展格局,在完善电网建设的同时不断升级服务质量,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贴身贴心的“母亲式”服务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供电服务满意度连续7年获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公众评价第一名。
位于博罗县西部的园洲镇拥有2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年来大力开展招商选资工作,积极推进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的建设。
为助力项目落地,博罗供电局靠前服务,加快电网建设,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同时推行“园易办”服务模式,超前谋划成立园区专班,联合政府建立重大项目服务机制,通过主动提供前期用电咨询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加快临电报装接火等优化办电流程举措,为企业提供“插电式”及“一揽子”用能服务,平均为各项目节省办电时间15至20天,以“便利电”为项目建设投产提挡加速。
在电力工业发展的初期,供电服务主要集中在满足电力供应的基本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供电服务进入了多元阶段,人们对供电服务有了更高的期许和要求。
对此,博罗供电局积极拓宽服务渠道,深化“三零”“三省”服务,推广“四办”举措,围绕营业厅、95598服务热线、南网在线APP、微信和支付宝等平台构建了“线上+线下”的多维服务模式,力争客户办电“一次都不跑”,最大程度优化办电体验,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惠州博罗供电局工作人员在惠州首个乡村振兴智慧光储充一体充电站指导客户为电动车充电。
面对新能源汽车日渐普及的趋势,博罗供电局以满足乡镇居民充电需求作为提升服务质效的着眼点和发力点,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乡镇充电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2023年12月,博罗供电局在全县范围内累计建设充电站58座、充电桩357台,实现17个街道、镇充电站全覆盖。在惠州供电局的指导下,博罗供电局深化“镇、村、企”三级共建模式,联合惠电投、欣旺达、福田镇等各方示范打造全市首个“全电民宿”和首个乡村振兴智慧光储充一体充电站,以“新能源+储能”助力乡村振兴和“双碳”目标实现。
党心如炬,矢志笃行,共赴“一甲子”风雨兼程
1963年,惠州最早的直管供电公司——博罗县供电公司成立。从成立之日算起,这场由“0”至“100”的旅程,博罗供电人整整走了60年。博罗供电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砥砺前行,终于迎来了百亿电量的突破。
惠州博罗供电局党员突击队对智能装备生产企业的用电需求进行了解。
朝“百亿”目标进军的过程中,博罗供电局党委牢牢把握“央企姓党”这一根本属性,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夯实企业的“根”和“魂”,把党建与业务融合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以“一切工作党建破题”为导向,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脱贫攻坚、广东目标网架建设、防汛保供……面对一项项重点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博罗供电局全体党员担纲挑梁,发挥“铁军”本色,出实招、下功夫、做文章,把沉甸甸的“任务单”变成实实在在的“成绩单”。
特别是今年以来,博罗供电局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成效,把抓落实体现在主题教育成果的学习巩固上,制定“1223”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着力打好“电网建设、降损、降跳”三大攻坚战,力争全局上下学出成果、亮出气象、干出实效,进一步为百亿电量的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100亿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积累,它象征着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力量的汇聚。这个数字见证了一代代供电人前仆后继、接续奋斗的历程,是他们对电力事业的深沉热爱与无尽奉献的象征。
从罗浮山畔,到东江之滨,博罗供电人始终铭记职责,以线路为筋,构建城市发展的蓬勃脉动;以杆塔为骨,撑起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
惠州博罗供电局党员在强对流天气期间奋战在第一线。
从黎明初露,到日升中天,博罗供电人始终执着追求,推动电网实现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跨越,在强根铸魂中彰显担当、在推动发展中凝聚磅礴力量。
从缺电时代,到“百亿突破”,博罗供电人始终与党同心,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承载时代重任,为这座拥有120万人口的千年古邑贡献应有之力!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六十载风雨兼程,一甲子岁月如歌!百亿电量并非终点,而是里程碑式的跨越,它昭示着新征程的启航,是未来发展新的起跳点。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稳步推进,博罗县正铆足干劲奋力向前,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博罗供电局也将目光朝向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市前列这一目标,力争在第二个“百亿”到来前,在博罗这片2858平方公里的发展热土上,向博罗人民交上一份更加亮眼的用电答卷。
立足百亿电量新起点,奋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博罗供电人将继续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聚力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绿色、智能”的现代化城市电网,持续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构建,为惠州“万亿工业大市”的发展,为博罗县“百千万工程”走在全省前列、冲刺千亿级经济强县提供坚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奋力书写电网建设和供电服务的崭新篇章。
文/图廖伟兴
编辑:田飞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