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赏梅又能观鱼!广州白云山梅花谷唐鱼保育栖息地建成开放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12-30 00:11

南都讯 爬白云山的市民注意啦,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就在您的身边!12月29日,南都记者从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了解到,近期白云山对梅花谷的溪谷进行微改造,建成一个唐鱼保育栖息地,并先后投放约600尾唐鱼。市民游客在溪涧边可观赏到它们活泼游弋的身影。

1234x851_658eddd4e6743.png

1127x764_658eddd56750d.png

唐鱼特写。

唐鱼,又名白云金丝,分布于广东珠三角地区,有广州市鱼之称。1932年,我国鱼类学家林书颜在广州白云山首次发现它的踪迹,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鱼。后被带到国外人工饲养,因为它娇小可爱,颜色艳丽,外形飘逸,故与“唐装”一样,被称为“唐鱼”。唐鱼是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同时被纳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4608x3456_658ede01339cc.jpg

2560x1920_658eddff1f353.jpg

唐鱼的栖息地。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现在很难在白云山的溪涧发现野生的唐鱼。为了加强广州旗舰物种保护力度,充分挖掘广州本土物种特色,保护生物多样性,白云山精心改造,建成一个唐鱼保育栖息地并对外开放。

图片

工作人员正在对唐鱼进行回迁。

唐鱼对水质和环境的要求极高。此次“唐鱼保育栖息地微改造”,充分利用了梅花谷原生态的溪涧,减少人工干预,营造出了溪水平缓、水质清澈、水草丰美的栖息环境,让回迁的精灵们快速地适应它们原本的家园,并在此繁衍生息。

图片

白云山唐鱼自然教育径的科普栏。

保护生物多样性“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景区将通过“白云山唐鱼自然教育径”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传递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共同守护我们的碧水蓝天。随着梅花谷梅花的盛开(预计盛花期在1月中旬),前来游玩赏景的游客也日渐增多,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游客在观鱼赏梅的时候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对唐鱼的保护,“无为”才是最大的“作为”。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通讯员/供图:汪张跃

编辑:陈卓睿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