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1月2日,教育部公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名单,共推荐63个实验区和189所实验校。公示期为2024年1月2日至2024年1月8日。
其中,广东共有2个行政区入选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分别为:广州市越秀区、佛山市南海区。
广东共有6所学校入选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广州番禺中学附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紫金县蓝塘镇中心小学、东莞市大朗镇黄草朗小学。
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名单
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名单
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是什么?
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重点任务包括: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教学方式变革行动、科学素养提升行动、教学评价牵引行动、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行动。
在教学方式变革行动这一任务中,《行动方案》提到,为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教育部将通过实验区实验校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着力解决重难点问题,通过精品课遴选、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带动各地各校广泛参与。
为助力实施教学改革重难点攻坚,教育部遴选一批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相应设立一批实验区、实验校,依托专业机构建立指导支持机制,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实验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综合素质评价等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探索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和学校有效推进教学改革的实践模式。
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做什么?
2023年12月1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荐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到,实验区的工作任务包括:
做好区域课程规划与实施管理,制定区域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统筹推进区域教学改革,推动课程标准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转化落地;改进区域教育教学评价,研究制定适合区域实际情况的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方案;强化教研支撑,指导学校开展好校本教研,探索跨学段、跨学科教研;推进数字化赋能,探索建立服务区域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数字化平台;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整体统筹规划区域科学教育实施;指导实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探索区域深化读书行动的有效途径。
实验校的工作任务包括:
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深化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优化评价方式方法,坚持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加强校本教研,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开展常态化教研活动;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构建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提高学校教学效率和质量;高质量实施科学教育,配齐配足科学类学科教师;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将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
编辑:杨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