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东莞市长安镇沙头社区,多部门联合对一处新增农房类违法建设进行依法拆除,拆除面积约192平方米。
也在当月,石龙镇违建治理联合执法拆除现场会在太平路举行,现场依法拆除了一处面积约6830平方米的钢架搭建物。
近年来,东莞城管部门围绕新增违建“零增长”、历史违建“减存量”的工作目标,多措并举,“铁腕”治违。去年,东莞还创建了66个“无违建小区”,组建93组无人机编队巡查,每季度开展二维航拍比对工作,每月举办拆违现场会等,“多渠道”治理违建。据统计,去年全市城管系统巡查发现各类新增违建1334处,面积共达31.54万平方米,均已全部拆除。
治违新举措:
创建66个“无违建小区”
2023年1月6日,“无违建小区”首批代表授牌仪式在樟木头镇新城玺樾花园举行,也拉开了东莞“无违建小区”创建工作的序幕。随后,长安、洪梅、石碣、虎门、中堂等多镇街“无违建小区”陆续揭牌。
据了解,创建“无违建小区”是去年东莞新增违建治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去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50个“无违建小区”示范点。
为了推进“无违建小区”的创建工作,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市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和不动产登记中心,制定了《东莞市新建住宅小区创建“无违建小区”工作方案》,将2022年以来新建小区创建成“无违建小区”并常态化监管,以创建工作为切入口开展小区违建治理。
“无违建小区”的创建目标为:实现无违法建(构)筑物;建立三级管控机制(小区物业劝阻报告、镇街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治理),快速发现、制止违建行为,同时对新建住宅小区内新增的各类违法建(构)筑物一律落实快速拆除,消除安全隐患。目前,东莞共创建了66个“无违建小区”。
“速战速决”:
落实快速拆除机制,快速闭环式响应
2023年11月中旬,凤岗城管分局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官井头社区一处农房在建设过程中未按图纸施工。执法人员与相关部门以及属地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对当事人进行询问调查,并由凤岗镇政府组织联合执法工作小组相关成员部门,对该处农房建设的违建部分进行拆除,拆除违建面积共计280平方米。
据了解,在违建治理过程中,东莞落实快速拆除机制,采取“速战速决”的工作方式。对于巡查、航拍发现或者接到违建举报线索后,城管部门快速核实相关情况。确认为新增违建的各类非法新建、加层、改建、扩建行为,对未入住的落实停水、停电措施,并由镇街“两违”联合执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力量,按照相关流程,在14日内对新增违建实施快速拆除。这一“打早、打小”、速战速决的方式,对遏制新增违建成效显著。
同时,东莞落实片长包干机制,快速闭环式响应。目前,全市共布建城管片长432名、城市服务驿站359座,全市村(社区)实现城管片长全覆盖。各镇街(园区)结合城管片长“六巡三防一执法”工作,加强违建巡查防控,落实片长包干机制,及时巡查发现、快速有效处置、做好跟踪反馈。该模式启动以来,全市城管系统涉违建信访投诉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群众信访满意度大幅提升。
此外,去年,东莞各镇街(园区)每月都会举办拆违现场会,以点带面,形成对违法建设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据了解,去年东莞共组织拆违现场会274场次,拆除违建面积共达26.81万平方米。
据统计,去年全市城管系统共巡查发现各类新增违建1334处,同比2022年减少153处;面积31.54万平方米,同比2022年减少1.97万平方米,均已全部拆除。
科技助力:
组建93组无人机编队巡查违建
每当风轻云淡的日子,东莞市民经常会看到头顶盘旋着一架架无人机,并快速飞升至百米高空。这些无人机飞行在城中住宅小区,或是农村民房的上空。
伴随着螺旋桨发出的嗡嗡声,无人机化身“空中城管”,全方位“扫描” 违法建设,将高清图片和视频影像资料即时传输到执法设备中。这是东莞城管执法人员利用无人机高空巡查违建的一幕生动景象。
据了解,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时,能深入一些地形复杂、执法队员不易深入勘察的隐蔽场所进行拍摄取证,并有效避免人为阻挠、地形限制等问题,提高违法建设的发现率与处置率,成为治理违建的有力帮手。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称,每周,城管部门市、镇、村三级定人定岗定责巡查(督导)违建,并利用无人机抽查;每天对重点村(社区)、新建小区巡查违建1-2次。目前,全市已组建93组无人机编队,34个镇街(园区)分局均以科技助力巡查、控违。
同时,东莞每季度都会组织对全市域2000多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域开展二维航拍比对工作。“启动二维航拍以来,我们能更全面准确地发现各类违建行为,并以统一的标准整改。”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常态化航拍叠加比对,逐步掌握全域违建治理工作的主动权,做到巡查精准早发现、控停严格有手段、整改迅速有力度。
此外,万江、高埗、长安、虎门、厚街、寮步、洪梅、道滘等14个镇街还自行通过镇级无人机航拍比对方式,开展查违控违工作。“这些镇街航拍比对次数更频繁,发现新增违建的能力和管控效果更好。”上述负责人称。
东莞还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和航拍问题图斑整改“回头看”。执法人员下沉一线实地督导检查,节假日安排三个以上暗访组,对照航拍整改台账进行“回头看”,对整改情况不够理想的镇街持续加压、精准督导。
精准整治:
去年排查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场所3657家
去年6月15日,东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联合厚街镇政府,组织召开了违建治理联合执法拆除现场会,对一处再生资源回收厂房违法建筑物进行拆除。
此次拆除的违法建筑物占地面积约460平方米,为一层钢结构再生资源回收厂房。该建筑物在未获得相关申报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占用公共道路消防通道建设,属违法用地上的违法建筑物。拆除后,便恢复了公共巷道消防通道通行。
此次拆除会拉开了全市进一步深化违建治理的帷幕。据了解,东莞实际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场所中,大部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开展专项整治刻不容缓。
为此,东莞精准整治存在建筑、消防安全隐患的违法建设、违规搭建。其中,对于问题农房、经营性自建房,镇级、村级工业园、个人厂房(仓库)、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加强巡查防控,不漏一宗、不落一处。
经初步统计,2023年以来,全市城管系统以自建房为重点,持续开展城管领域建筑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共排查建筑点位60150宗、排查面积约2731.36万平方米,发现并拆除(整改)违法建设1804宗、共约138.12万平方米。
同时,积极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场所建构筑物排查整治,牵头对全市存续经营的3657家再生资源回收场所乱搭建进行了全面摸排整治,以“小切口”带动存量违建治理效果深化提升。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3238家,整改率88.54%。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保持违建治理高压态势,加大“两违”巡查力度,做到“发现一处、拆除一处”,严厉打击顶风抢建等现象,守好城市安全有序建设发展底线,助力城市“颜值”“安全”双提升。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供图)
编辑:田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