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2023年12月18日A09版。
近日,由广州市退役军人权益维护中心与南方都市报、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的2023年度广州市“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调研活动第六站在广州市番禺区进行。番禺区是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辖区内文化教育机构及医疗机构众多。番禺区红棉老兵志愿服务结合区域特色,创新设立“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岗”延伸志愿服务范围,发挥辖区内“五社联动”经验优势,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关爱老兵行动,赋能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全区设32处“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岗”
“借书请刷身份证,注意成人证仅可借成人区书刊,少儿证仅可借少儿区书刊。”在番禺区桥南街南区公园图书馆内,两位身着红马甲的红棉老兵志愿者正热心地为读者提供指引。
今年1月,番禺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探索实施“志愿服务岗”制度,引导各镇(街)退役军人服务站协同辖区内教育、卫生等部门,结合辖区内医院、学校、文化机构等单位需求设立“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岗”,并建立轮岗值班机制,推动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岗常态化、制度化发展。
桥南街南区公园图书馆是其中一个“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岗”。调研团在现场看到,番禺区已出台《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岗守则》《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岗管理制度》等细则。在这个岗位上,红棉老兵志愿者的主要职责是根据排班表,按照图书馆开放时间准时到岗,提供图书分类整理及上架、维持图书馆秩序、免费为来往借还书的读者提供引导咨询、意见反馈等服务。
除了“红棉+图书馆”外,番禺区红棉老兵还探索出“红棉+学校”“红棉+医院”等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岗形式,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融入到各领域,不断激活志愿服务新动能。如桥南街红棉老兵在辖区内的番禺中学、桥兴中学、可逸江畔幼儿园等校园开展护学活动;洛浦街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在洛浦医院内开展导诊、陪同就医、取药送药等服务。石碁镇通过“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岗”培育“红棉护学”品牌,常态做好上学高峰交通指引,协助高考考点路段交通秩序等护航护学工作。在广州市“最美红棉老兵”张勇的带领下,周小秋、黄少敏等石碁镇红棉老兵志愿者今年累计参加护学志愿服务岗活动82天。
据番禺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番禺区16个镇街各设置有2个“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岗”,全区共设有32个“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岗”。
调动社会力量精准帮扶困难退役军人
“感谢来自红棉老兵和社会的关爱,让我整个人和房子都明朗了。”今年8月底,广州市“最美红棉老兵”张玉堂带领番禺红棉老兵志愿者来到了困难退役军人张某家中,为他送上了装满军旅回忆的搪瓷缸、保温水杯、皮带、海魂衫和慰问物资。
在今年的一次走访慰问中,桥南街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来广东务工的退役军人张某因意外导致中风,行动十分不便,家庭也存在困难,于是积极联系爱心企业捐赠物资,并联动红棉老兵上门为他提供服务。得知此情况后,张玉堂、段守权、钟瑞兴等多名红棉老兵主动上门帮助张某打扫卫生,让张某拥有一个舒适洁净的居家环境。
番禺区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还通过建立退役军人党员与非党员常态化结对联系机制,协助困难退役军人申请应急救助资金、连接其他社会救助帮扶资源。目前番禺区已联动广东省平凡基金会、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和悦社工·社区基金以及爱心企业等资源累计105万元,多次开展“情系老兵·‘禺’你同行”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关爱活动,共入户走访退役军人4400多人次,着力解决好退役军人及社区民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在走访慰问时,我们也同步收集服务对象的各类需求,及时整理及汇总服务对象的‘红色微心愿’数据,发动全区退役军人、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主动认领心愿,目前已为15名困难退役军人赠送电视机、电动轮椅、理疗灯等物资。”番禺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经过三年探索,番禺区红棉老兵日常走访慰问关爱老兵活动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形成“志愿服务+社会力量+常态化联系”关心关爱服务的模式,以红棉老兵志愿服务打通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最后一米”。
增设红棉老兵“奖励积分”正向激励
“参加志愿服务可一次性获奖励积分,个人获得区级志愿服务奖项也可奖励积分”……据介绍,为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番禺区制定并实施《番禺区红棉老兵志愿服务积分激励措施》,在“广州公益时间”系统“时间积分”的基础上,增加红棉老兵“贡献奖励积分”和“荣誉奖励积分”,完善红棉老兵激励奖励机制,通过购置具备军味的礼品套装,以积分兑换物品的形式,提高红棉老兵志愿者的积极性,吸引更多退役军人投身志愿服务。
据统计,激励措施出台以来,番禺区已有38名红棉老兵志愿者兑换价值超过4300元的奖品。番禺区积分兑换激励工作机制为加快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建设,推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事业良性循环运作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
番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激活激励红棉老兵志愿服务,让红棉老兵热心参与、乐于参与志愿服务,是番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今年主要发力点,今后将继续多方向探索发展路径,让队伍中涌现出更多如张玉堂和张勇这样的红棉老兵志愿者先进典型,为助力社会文明实践,建设“广州志愿之城”增抹“红棉”色彩。
数读
截至目前,番禺区共有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伍203支、红棉老兵志愿者2963人,开展各类红棉老兵志愿服务活动近2000场次,服务人次达16738人次,时长逾7.5万小时。
官方声音
用好“激励”“激活”两个工作方法
在调研座谈会上,广州市退役军人权益维护中心负责人表示,番禺区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在阵地建设及“五社联动”方面优势突出。接下来要加强提炼总结经验,完善运行机制,以“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岗”为示范样本,精心设计、制作要素齐全、制度完善的《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工作指引》,为番禺区打造红棉老兵志愿服务一街一特色乃至全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示范引领。同时用好“激活”“激励”两个工作方法,围绕辖区特色,建立完善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多渠道资源筹集模式,精心培育打造更多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专家声音
中国青年志愿者赛会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南粤志愿服务督导邵振刚:
服务内容凸显红棉老兵主体性
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具有服务热情高、保障激励力度大的特点。在打造志愿服务岗的同时,服务内容要更注重凸显红棉老兵主体性,打造“N+1”志愿服务体系,“N”代表的是针对不同单位的志愿服务岗所设置的工作内容;“+1”则是在这些服务基础上,融入红棉老兵的特色,将老兵专长融入志愿服务中去。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郑子殷:
以群众为导向提升整体影响力
要进一步优化红棉老兵队伍建设工作机制,从依靠骨干带领转化为机制运转,提升红棉老兵队伍的稳定性、持续性发展。此外,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要发挥紧密联系基层,对焦群众所需的优势,以多样化的内容、精准化的服务、大众化的声音提升队伍整体影响力。
总第143期
统筹:李陵玻 邹琳
执行统筹:吴笋林 叶孜文
统筹编辑:董晓妍
采写:南都记者 杨伽 叶孜文
实习生 程耀婵
出品:南都政法与民生新闻部
编辑:董晓妍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南都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