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驷马涌农历年前完成改造,最古老的荔枝湾打开滨水空间

南方都市报APP • N视频
原创2024-01-05 20:34
图片

广州市荔湾区驷马涌滨水环境整治项目分为两期,共将改造河岸约1.8公里、滨水面积约6.5公顷,其中一期工程起于荔湾路彩虹文化广场,止于周门铁路桥,长950米,现已完工并对外开放;二期工程起于周门铁路桥,止于南岸路,长820米,正在抓紧实施,预计2024年农历新年(2月10日)前完工。

整段滨水环境改造,共开辟彩虹文化广场、树荫广场、大榕树广场等滨水广场5个,增设坐凳850米,绿化美化水岸810米,打开滨水空间约1.4万平方米。

2000x1334_6597bb70f0597.jpeg

2000x1334_6597bb721ab2d.jpeg

该改造项目充分尊重周边居民生活习惯,采用生态简约的园林手法,用适老化、便民化设计,最大限度为群众创造充满烟火味的滨水生活空间。利用有限资源,巧妙设置80米舒适遛鸟廊道等休憩设施。人性化设计包括花基、台阶高度等,确保群众散步时可以随处坐下休息,且坐得舒适。

驷马涌承载了广州两千多年的历史,流经荔湾区彩虹街、南源街两个人口密集的老街区,此次改造提升,让这条古老河道旧貌焕新颜。


驷马涌,最古老的荔枝湾涌

驷马涌,是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北部的一条古老的河道,发源于白云山景泰坑,流经流花湖、彩虹桥等地,在澳口注入珠江西航道,全长6.75公里,流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史料记载,古代驷马涌江面宽广,是西北入广州城的主要水道,两千年前西汉陆贾出使南越,即由驷马涌入城,并在涌边筑泥城,种植荔枝、花藕之属,荔枝湾由此得名,是古荔枝湾故址所在。

古驷马涌河道曲折,沿岸花木繁盛,风光旖旎,尤其是彩虹桥一带,景色绝佳。彩虹桥下有码头名为戙船澳,古代乘船由西、北江来广州,先经泥城,如不在泥城登陆,便在戙船澳上岸;码头边有亭名叫津亭,是官吏迎送之所。

码头船只云集,亭中衣冠杂沓,唐人有诗句称赞驷马涌“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正因为河涌上官员往来,车马骈阗,才名为驷马涌。可以说,驷马涌是西关文化的发祥地,见证了广州的悠久历史。

图片

驷马涌原本水清鱼跃,改革开放后,因经济发展、人口陡增,生活垃圾与污水过度排放,驷马涌受到严重污染,水质变黑发臭,加之沿岸大兴土木,修建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破坏了驷马涌优美的自然景色。

2016年驷马涌被列为广州首批重点整治的35条黑臭河涌之一,经过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于2017年消除黑臭。

2023年,荔湾区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引领,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出发,在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果的基础下,以微改造的手法和“绣花”功夫,启动实施驷马涌滨水环境整治工程。

摄影报道: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编辑:任磊斌,姚天明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