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扛罐上楼”!东莞4.8万户居民完成“瓶改管”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4-01-11 15:37

老旧小区“瓶改管”项目是东莞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2024年1月11日,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东莞市燃气工作开展情况。南都记者获悉,去年东莞4.8万户居民家庭完成“瓶改管”,告别“扛罐上楼”,该年度任务圆满完成。此外,去年东莞共取缔“黑气”窝点373个,扣押气瓶2.2万个。

图片

瓶改管年度任务圆满完成

据了解,东莞早年建设的小区使用液化石油气。但时至今日,“扛罐上楼”的方式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近年,东莞正式启动“瓶改管”工作;2023年,市政府把该项工作纳入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制订了完成“瓶改管”4.8万户的年度任务。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透露,目前该年度任务已圆满完成,工作成效受到群众肯定,共收到业主赠送锦旗40余面。

为顺利推进“瓶改管”工作,东莞城管部门破解“改造出资难”,鼓励管道天然气经营企业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参与“瓶改管”项目,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投入资金、人力,落实民生工程普惠工作,全面提高居民管道天然气普及率。在实施过程中,新奥、兴华、常正三家燃气企业积极响应,助力瓶改管工作高效推进。

此外,在破解“项目施工难”方面,协同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系统的衔接,同时督促燃气施工企业加强与水、电、通信等其他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企业的协调协作,合理避让管线并行交叉,减少反复开挖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以及第三方施工对燃气管道的破坏。

图片

老旧小区“瓶改管”施工现场。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总数稳居全省前列

据介绍,2023年,东莞突出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全链条深挖细查风险隐患,排查、整改总数稳居全省前列。

一方面,东莞通过科技赋能、源头把关,建成全省领先水平的管道天然气数智化监管系统和瓶装液化石油气信息化智能监管系统,以及气瓶充装、运输、配送人员、用户安检信息数据库,让570万个钢瓶“充装可控、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另一方面,突出重点,建档建册,重点推进“气、瓶、阀、管、网、环境”六方面专项治理,对于检查发现的各类燃气安全隐患,形成督导台账,确保整改到位。2023年,东莞共督促6.71万家餐饮场所安装自动切断阀和更换燃气专用金属软管,整改率达100%。同时,对全市出租屋、自住房用气情况开展全面摸排,落实“一户一册”管理,登记造册出租屋、自住房88.83万家。

此外,对检查中发现的销售不合格燃气具、企业生产气质不达标等问题,依据各自职责发函至相关部门,要求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将排查情况及时录入专项整治工作系统,其中市场监管、消防、商务、教育、公安、文旅、卫健、民政部门整改率达100%。

图片

已完成“瓶改管”的老旧小区。

去年取缔“黑气”窝点373个

东莞还各方联动,组织各镇街(园区)对“黑气”窝点及其背后非法产业链进行重拳打击。2023年,东莞共取缔“黑气”窝点373个,扣押气瓶2.2万个,扣押车辆233台,市场“黑气”占比从2021年的21%下降至现在的6.1%。

其中,2023年12月12日,东莞城管部门联合市公安局,在全市20个镇街开展“黑气”专项打击统一收网行动。此次行动成功打掉“黑气”加工分销团伙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20人,捣毁“黑气”窝点63处,查获作案车辆40台、加气设备10套,扣押气瓶1246个,涉案金额2476万元,是东莞历年来涉案人数最多、链条最长、范围最广的“黑气”案件。此次行动之后,东莞正规燃气企业的日均充装量增加了200吨左右。

同时,东莞还开展区域联动,打击跨区域“黑气”违法行为。在省住建厅指导下,东莞与广州、深圳、惠州、佛山等九市签订共同打击跨区域运输销售“黑气”违法行为联动机制备忘录,结合属地城管分局提供的“黑气”流入线索,向周边地市主管部门发函移送证据,形成联防联动。

图片

打击“黑气”违法行为。

东莞城管部门还联合公检法深入研究“黑气”案件立案标准,加大“两法衔接”力度,形成强大警示震慑作用。2023年,共移交公安机关“黑气”团伙案件线索34条,推动判决2宗涉“黑气”危险作业罪刑事案件,其中3名被告因非法储存“黑气”分别获刑11个月、7个月和4个月。

此外,发动群防群治,实施有奖举报,对群众举报线索核查属实的,由行业协会根据“黑气”实瓶数量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去年,东莞城管部门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285宗,核查284宗;其中,有效线索102宗,发放举报奖金59.2万元。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供图)

编辑:田玲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