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谢萌 1月1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中低压纯氢与掺氢燃气管道输送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年度工作总结暨成果发布会在深燃大厦召开。发布会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全国首个城镇燃气掺氢综合科技实验平台,平台集测试、验证、生产功能为一体,已在深圳落地投入使用,为城镇燃气氢气掺-输-用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
深圳市科创委、市发改委、市国资委相关处室人员,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湖南理工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课题参与单位代表出席会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重磅发布
发布会上,深圳燃气副总裁、安全总监王文想致辞。2021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李玉星教授的组织下,深圳燃气等10家单位通力合作,获批2021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专项”,项目按照指南要求进展顺利。本次会议集中展示项目组两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深圳燃气在新能源领域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一系列技术研究,希望未来在清洁能源领域和各单位可以开展更多的合作。
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李玉星教授进行了年度总结。据悉,该项目针对中低压纯氢与掺氢燃气管输系统的本质安全、工艺和完整性管理以及终端应用。通过机理探究、技术开发、设备研发、软件开发、试验平台研制等手段,突破中低压纯氢与掺氢燃气管道输送及应用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和新软件的瓶颈,形成以关键设备和工艺软件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并围绕“管输工艺、管材、试验方法”“应急抢修”“燃烧器具”编制标准体系。项目依托科技试验平台建设以氢能社区为示范的产业体系,目前,该项目已于2023年10月顺利通过科技部的中期检查。
建成全国首个城镇燃气掺氢综合科技实验平台
项目课题三负责人、深圳燃气副总裁杨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系统地介绍了项目的成果——全国首个城镇燃气掺氢综合科技实验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掺混模块、减压调压模块、管材相容性评价模块、燃气器具测试模块以及终端利用模块——天然气与氢气通过掺混模块,能够得到掺氢体积比为5%~20%、掺氢精度达到1%的掺氢燃气;经减压调压模块后,进入管材相容性评价模块进行长周期试验测试;随后进入燃气器具测试模块进行验证;测试完成后,掺氢燃气进入求雨岭生活区进行利用。平台还为氢气泄漏提供了架空、埋地、管廊等不同场景的监测方法验证以及事故后果测试。终端还预留热电联供系统、氢气分离纯化装置的测试功能,发挥氢能能源互联媒介和高效耦合的特性,推动氢能与电力、热力等能源的互联互补,实现氢能进入社区楼宇、居民家庭、交通领域乃至工业园区的应用。
发布会后,项目各课题就目前工作进展进行讨论交流,以加强课题间的衔接与协同,确保项目研究任务与目标按期完成。
当天,与会人员前往求雨岭场站参观深圳燃气依托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建成的城镇燃气掺氢综合科技实验平台,详细了解平台工艺、工作流程及投产效益。
该平台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建成,目前已成功为深圳市求雨岭生活区安全供气近200天,作为国内首个可推广、可复制的城镇燃气氢气掺-输-用一体化平台,平台集成测试、验证、生产功能,掺氢比达到20%,压力范围覆盖城镇燃气的全部压力运行范围。用氢面积85000平方米,用氢人口超过4000人,实现了掺氢燃气的宽压力、长周期、规模化应用。这标志着“氢进万家”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将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进一步扩大推广试用。
据悉,深圳燃气将率先在行业内打造包含“光伏+谷电制氢、管道掺氢、终端用氢”的“制掺运用”氢能示范项目,旨在推动氢能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为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探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效路径。
编辑: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