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经济大方向确立,高层会议确定了三个关键词: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展望2024年,遵循市场、提振信心成为民众的未来预期,延续经济修复、缓解多重风险是经济政策主调。
总结过往,深度复盘。时代的机遇在哪里?2024如何步入 “复苏之年”?如何判断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各行各业又将如何迎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开年之际,南都湾财社邀请多位智库专家论道,把脉宏观经济、预测2024的趋势与机遇。
对于人工智能(AI)行业来说,2023年堪称AI元年。这一年,人工智能蓬勃发展,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风起云涌,引发了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等诸多领域的深刻变革,人类社会从以人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逐步走向一个与AI共生的全新时代。
新的一年,AI又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哪些巨变?东方财富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刘志毅在接受湾财社记者专访时表示,2024年,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的兴起将极大地提高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与目前的ChatGPT主要处理文本信息不同,多模态模型能理解和生成图像、音频和视频内容,这将使AI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入,给各个行业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体验,比如说:根据一段描述生成一幅画,或者根据一段故事情节生成一段音乐。
针对当前AI是否会产生自我意识的热议,刘志毅认为,这一行业的发展还在早期阶段,AI虽然逐渐具备了自我学习、推理和决策的能力,但是否会产生自我意识,是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无须过度担忧。
以下为专访内容节选:
从以人为中心转向与AI共生
南都·湾财社:2023年,人工智能的发展风起云涌,在整个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上或许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有人将这一年称为人工智能元年。缘何如此?
刘志毅:2023年被许多专家和学者誉为人工智能的“元年”,不仅因为它见证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突破,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人类社会从以人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向一个与AI共生的全新时代的转变,预示着人类社会、文化和伦理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具体来说,2023年,特别是在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的发展方面,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显著进步。这不仅仅是一系列技术的演变,而且是一种新的智能形态的崛起。这种智能的特点在于其自我学习和推理能力,表明我们正在从数字时代进入一个更加复杂和动态的智能时代。
而且,2023年的人工智能进展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事情,它还触及了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的深层次变革。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人与机器的关系、工作的本质、以及决策制定过程。这一年的变化反映了一个更广泛的转型,即从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向一个更加混合和交互的人机共存世界的转变。
你说一段话,它能生成一幅画
南都·湾财社:2023年,包括ChatGPT在内的AI大模型备受关注。2024年,大模型的发展趋势如何?又将面临哪些可能的挑战?
刘志毅:2023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是大型模型如ChatGPT的快速进步,标志着我们正踏入智能时代的新阶段。在这一转折点上,我们预见到2024年,大模型将会在多个方向上继续其发展旅程。
比如说,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的兴起。2024年,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的兴起将极大地提高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与目前的ChatGPT主要处理文本信息不同,多模态模型能理解和生成图像、音频和视频内容。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更多的环境和场景下进行交互,理解更复杂的信息,并生成更丰富的内容。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将使AI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入,会给各个行业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体验。
例如在文化产业中,这些模型可以用于创作新的艺术作品——根据一段描述生成一幅画,或者根据一段故事情节生成一段音乐,能够在游戏中构建出难以分辨真假的数字生命;在制造业中,这些模型可以通过自动化的分析海量的图像和视频数据,从而形成智能化的系统来进行质量控制等等。
与此同时,挑战不可避免,比如说数据质量和可用性的挑战。尽管大模型的能力日益增强,但它们对高质量数据的需求也在增加。数据质量问题,如噪声、缺失和不平衡,将成为2024年大模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大模型的训练数据主要来自于网络、社交媒体、科学研究、商业交易等各个领域的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数据集,以及专门为训练人工智能模型而收集和创建的数据。在垂直领域,高质量数据的稀缺性可能更为明显。例如,医疗领域的数据可能需要专业的医疗知识和经验才能理解和生成,而这种数据通常不易获取。此外,垂直领域的数据往往涉及到更多的隐私和安全问题,这也限制了其可用性。
随着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其带来的安全治理和伦理问题的复杂性也在增加。这涉及到算法偏见、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以及虚假信息等多个方面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可解释AI、伦理安全以及隐私保护技术的发展将成为关键。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控制大模型的行为,而且可以有效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和安全,为大模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帮助投资者购买股票时做出决策
南都·湾财社:随着大模型继续进化和应用范围的扩展, 2024年我们可以期待AI在哪些领域中发挥关键作用?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将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
刘志毅:2024年,我们可以预期AI在医疗健康、金融服务、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中发挥关键作用。AI的应用将提高这些领域的效率和精度,为个性化服务和决策支持提供强大的工具。
我们重点关注金融服务的变革,金融领域将见证AI在风险评估、投资策略、以及个性化金融产品推荐方面的深入应用。AI将能够处理大量的历史和实时数据,提供更准确的市场预测和客户洞察,从而帮助金融机构制定更有效的策略和产品。全球的金融机构已在积极发力大模型开发与应用,从而改善交易策略优化、合规监控、股票预测、风险评估和金融报告分析等领域的效率。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AI的引入将极大地改变他们的金融体验。以个性化金融产品推荐为例,AI能够根据投资者的消费习惯、信用历史和个人偏好,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选择建议,既帮助投资者节省筛选和比较的时间,也提高了产品使用效率。
此外,AI还能帮助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例如在购买股票或者其他投资产品时,AI能提供历史数据分析和未来趋势预测,帮助投资者做出决策。
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在早期阶段
南都·湾财社:人工智能的风险也逐渐被重视。国际上有观点称,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绝,危险程度不亚于大规模疫情和核战争。您如何看待AI的发展?
刘志毅:显而易见,我们正步入一个人与AI共生的智能时代。这个时代的核心挑战在于,AI不仅是工具,它逐渐具备了自我学习、推理和决策的能力,这可能导致人类渐渐失去对这些智能体的控制,尤其是当AI开始展现出与人类匹敌的智能时,它的行为和影响可能超出我们的预测和理解。
人工智能是否能产生自我意识,是当前学界争论的焦点。目前AI的智能能力主要表现为自主决策、适应新环境和任务,以及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但这些仅是复杂编程和算法的结果。目前AI的发展以深度学习为基础范式,无论在数学层面还是对智能理解的层面都不能直接证明AI拥有自我意识。因此,人工智能是否会产生自我意识,以及如何定义和识别AI的自我意识,是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暂不需要过度担忧。
当然我们也看到很多国际人士对AI的担忧和讨论,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在早期阶段,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所谓的“通用人工智能”,即一个可以理解或学习任何人类智能任务的AI系统。当然,有必要继续研究和讨论这些问题,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和有益发展。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王玉凤
编辑:王玉凤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信心2024:湾财智库预见经济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