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结合新模式,这所学校与图书馆共建校园图书角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综合2024-01-15 15:30

图书馆作为社会公众教育的重要基础设施,积极开展馆校合作是做好教育加法的有力支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了馆校合作行动,鼓励提倡各学校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等校外科普基地。近日,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联合荔园外国语小学(狮岭)共同探索馆校合作新模式,首创引入校园图书角共建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以“不可居无竹”为主题,活动中老师将带着学生们一起研究世界上知名图书馆的陈列架及家具设计并合作设计专属于此空间的设计方案,探讨其中的建筑美学、人体尺度、材料特性、数学力学等要素,并由同学进行现场拼装设计。

图片

在学校支持下,本次活动以项目式学习的形式开展,旨在学校真实情境下,激发学生亲手搭建一座图书角的积极性。项目成员郭梓艺同学为我们介绍到:用竹子作为建筑主要材料不是我们团队来制定的,而是我们通过线下向学校同学们进行采访,发现同学们对中国风的建筑十分感兴趣。其中竹子耐寒耐旱性高,韧性还很强,是最适合作为建筑材料的。恰好福田图书馆也与我校合作,向我们推广了竹文化,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竹子的文化底蕴。

图片

项目指导徐彬霞老师进一步说到本次建筑课程以备受青睐的竹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这恰好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以此为主题也是想告诉孩子们,我们成长的过程亦如竹子的生长过程,也许此刻付出的努力看不到回报,但请不要放弃,因为这些付出都是在扎根,沉淀。只要我们如竹子一般,虚心有节,稳扎稳打,终有一天会一鸣惊人,木秀于林。

图片

在建设图书角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各学科知识,有些甚至不在书本内,项目成员马垠萱同学为我们讲述了他们是如何获取知识并学习的:开始时我们并不知道建筑的相关知识,而学校和福田图书馆邀请了建筑专家来为我们讲授建筑的基础知识,在制定项目实施步骤时,还寻求了人工智能Chat GPT的帮助,在意见有分歧时我们会进行小组讨论,征求大家的意见,并将大家的想法融合在一起,汇成最优解。

图片

项目指导利笑老师表示带领学生将一座图书角从无到有的建造过程,首先需要用到大量的数学和建筑的知识,运用了数学中测量的知识进行了实地勘测,其次是在绘制平面图时用到了数学比例尺的知识。同时我们语文、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都有涉及到,让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多学科融合的项目式学习。除了教材的知识以外,孩子们亲自体验了当建筑设计师的全过程,这让孩子们对建筑师这个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建筑方面的专业技能。

图片

在教育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当下的先进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教育者如何传授知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馆校合作是如何带来实际教学意义的呢?荔园外国语小学(狮岭)康黎校长为我们解答到,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学校教育要和社会教育打通,让学生的学习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项目化学习就是这样的一个通道,项目化学习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真实的学环境,同时也推送一个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我们在跟图书馆合作的过程当中,学校将这样一个真实的任务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亲手参与、亲自搭建,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其实学习不仅只存在于课堂上。今后在图书角的管理上还将继续把图书角的管理作为一个真实的问题,真实的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借助身边的力量去打理这个图书角,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提升!

 

800x534_65a4ae1ff41d0.jpg

800x534_65a4ae2037954.jpg

当今时代教育已不再局限于课堂。馆校结合作为新的教育模式,正在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的学习经验。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姚宗谷

编辑:罗悦媛,周正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