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坪山区二届三次党代会召开,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安排,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工作。
2023年,坪山年初第一会召开“三全争先”作风建设动员大会,吹响进军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以硬作风硬队伍完成全年硬任务;让更多市民群众实现在家门口读名校、看名医、赏名剧,城市建设绿色低碳、有颜有品,创新坪山知名度美誉度与日俱增;聚焦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跃升中国工业百强区第38位,入围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预计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经济总量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省各县(区)。其间,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制定交通微循环等系列整治方案,提出整改措施782条,解决掣肘堵点问题667个,出台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20条措施,服务群众7万人次、解决诉求1.3万件。
强链条、聚集群,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2023年,坪山坚持产业立区、制造业强区,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三大主导产业集聚成势,制造企业“含金量”“含智量”“含绿量”更足。
新增百亿级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企业5家。比亚迪一举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荣耀全球研发中心全面投用,集成电路重大项目一期厂房封顶。引进落地复星医药大湾区总部等69个优质项目,建成投用国内首个全装配式“摩天工厂”。组织开展“链上坪山”活动100多场。引进中科院物理所耀石锂电等项目,启用湾区唯一智能网联汽车专用测试场,发布全国首个无人小车团体标准,高水平建设湾区智联低空测试基地和无人机空港。
搭平台、优生态,创新发展动能不断积蓄
过去一年,坪山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产值增速、PCT国际专利申请增速、R&D经费投入强度排名全市前列。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落户中汽中心、国家医疗器械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平台,携手中南大学等高校共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新载体,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家、市级以上创新载体4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存量突破90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批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家国家级中心。建成运营工匠园,坪山成为全市唯一获批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行政区。引进高层次人才145人、海外人才826人。
抓改革、促协调,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
过去一年,坪山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纵深推进出入境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通关便利化改革,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全域开放管理和商业化试点新模式。启动实施“党群服务中心+民生诉求系统”改革3.0版本,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深化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其他自治组织”协同共治改革、获评 2023年度中国县域改革案例。深化与广西田东、德保帮扶协作。高质量落实“百千万工程”,携手陆河、龙湖打造“链上山河湖”对口帮扶模式,推动长守村改造建设国际戏剧谷,开展街超“百县千镇万村”公益巡回赛。
强功能、提品质,城区面貌更加美丽宜居
2023年,坪山着力打造“产优、城秀”新图景。创新实施“总设计师”制,开展坪山中心片区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完成土地整备超100万平方米,拆除消化违建110万平方米,释放可开发用地超13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万象坪山。建成贯通32条市政道路、18条断头路,新增6个公园。成功创建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区,36个河流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获全国“大禹奖”“詹天佑奖”,空气质量优良率、臭氧浓度等达“十四五”以来最优水平。
锻长板、补弱项,民生福祉水平显著提升
过去一年,坪山聚焦群众、企业、人才所需所盼,交出暖心“幸福答卷”。
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扩充,坪山高级中学、聚龙科学中学两大教育集团揭牌成立,深实验、深外等市民心中的四大“名校”齐聚坪山,10所幼儿园、学校建成交付,小一、初一公办学位保障率位于全市前列。
医疗保障水平提档升级,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合作运营的区中心医院建成开业,区人民医院迁址重建项目全面封顶,千人床位数稳居全市上游,医疗满意度排名历史最好。
坚持以文营城,深圳自然博物馆、坪山体育聚落等文体设施加快建设,国家羽毛球队深圳训练基地完成选址,坪山科技文化中心完工在即,国内知名戏剧原创机构龙马社落户坪山,《咏春》等原创大戏从坪山走向全国,两位坪山市民获评“广东好人”。全市首个“新农人驿站”揭牌运营、首个养老助残服务综合体试运营,保障房筹集建设完成率全市第一。
采写:南都记者 陈杏花
编辑:陈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