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濠江:打造文明实践品牌,多种方式传承非遗文化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4-01-17 21:02
图片

不久前的元旦假期,在濠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汕头画院结对共建少儿版画公益教学活动上,一群学生围成一个圈瞪大眼睛,认真听着老师仔细地讲解版画的制作方式,现场好不热闹。

图片

2024年1月1日,与汕头画院结对共建少儿版画公益教学活动第二期。(受访者供图)

传统文化具有传递文明、教化人心的作用。濠江区委宣传部文明创建股副股长、四级主任科员陈可表示,濠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汕头画院、汕头市文联、汕头电信等单位开展结对共建,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共建方案,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开展“送文化”“种文化”系列活动,打造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全面提升群众文化艺术素养。

多种方式传承非遗文化

濠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于2018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均设在中心内,实现三馆融合,资源共享。其实,自建成以来,濠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成为濠江老少最爱的打卡点之一。2022年,中心已建设为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

图片

濠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门。(受访者供图)

同时,实践中心内还设置非遗陈列室、非遗文化专题展区、文化走廊、培训室、朗读亭、综合阅读区等功能场所。一楼门口有楹联灯谜台,常态化开展楹联、灯谜等传统文化活动。让人一走进实践中心,就能被濠江文化吸引住。

据了解,濠江区人文历史悠久,楹联、灯谜、潮乐、书画等民间艺术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拥有省级非遗项目3个,市级非遗项目16个,区级非遗项目26个,涵盖传统技艺、舞蹈、民俗等多个类别,濠江更有着“楹联之乡”的美誉,楹联灯谜活动热闹活跃,是广东省远近闻名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陈可告诉南都记者,实践中心每月常态化开展楹联、灯谜等传统文化活动,“我们中心立足濠江本土特色传统文化、非遗文化活动,打造‘每月一会·濠江联谜’等文明实践品牌,以楹联、灯谜等为载体开展文明实践‘五大任务’。”

图片

春节癸卯新春楹联书法展暨送春联活动。(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和意义,濠江区还开展的“非遗进校园 薪火代相传”系列活动,向学生们介绍灯谜的概念、要素特征、灯谜的猜射方法,详细列举了拆字法、会意法、象形法等猜射法门,讲述了灯谜的趣味性和逻辑性,结合文字、图片资料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字游戏的乐趣与特殊魅力。

结对共建,让优质文化下沉

在持续挖掘濠江本地文化的同时,实践中心还通过结对共建的方式让市级优质文化资源进一步下沉。

2023年濠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汕头画院开展结对共建,实施“翰墨飘香·同绘文明”共建行动,目前已联合举办了“翰墨飘香——‘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美术作品展”、少儿版画公益教学活动,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陈妙琴带领同学们浸润式学习版画制。

同时,濠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汕头市文联实施“乐动濠江”共建行动,目前已联合举办“如七而遇 跃动濠江”音乐会、全市优秀舞蹈作品展演、汕头音乐讲堂声乐培训讲座等活动,通过将优质音乐、文化资源下放,以优质文化供给赋能新时代文明实践,让实践中心活动更具活力。

接下来,濠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继续以加强优质文化供给为抓手,深化与全国文明单位结对共建工作,用接地气的方式传文明、传文化。同时,围绕实践中心非遗文化、阅读空间等特色工作优势,深耕打磨“每月一会·濠江联谜”“濠江文化大讲堂”等品牌活动,让实践中心成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作用。不断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濠江路径”。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裘萍

统筹:李陵玻 李欣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廖艳萍 实习生 邹滨燕

设计:张许君 林泳希

南都政法与民生新闻部出品

编辑:廖艳萍,李欣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新时代·新文明·新实践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