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式发布《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园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及排污许可三联动审批试点实施办法》(以下简称环保“三联动审批”)和《广州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打捆审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环评“打捆审批”)等配套文件,在全国率先推出环保“三联动审批”,全省率先实施环评“打捆审批”。
南都记者了解到,上述两项改革制度均简化了环评文件编制内容、优化了报批程序,实现审批时限压减,全流程可为企业节省至少两个月的申报时间,减少10个工作日公示及审批时间,让项目提前2-3个月投试产。其中,此次环保“三联动审批”新模式优先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信息技术创新园信息技术行业实行。
广州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王楚龙。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广州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王楚龙介绍,环保“三联动审批”可为项目环评文件精简7个方面内容。例如,对于建设项目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区域环境合理性论证等与规划环评结论一致的,可免于编制,直接说明与规划结论的相符性;规划环评中已充分列明的编制依据、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等可以适当简化编制。
在优化流程方面,环保“三联动审批”实现了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融合审批。通过统一项目环评与排污许可的管理要求,采用审查人员合二为一的新模式,推动受理、公示和许可相衔接。有效解决了由于审查人员不同、两事项审核制度差异等可能导致的多次审查问题,让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实现“一套材料、同步受理、一次办结”。
项目环评是建设项目筹建流程中的重要一环。按照以前的审批流程,每个建设项目都需要单独申办环评。在新试点的环评“打捆审批”政策下,针对位于同一产业园区、属于同一建设主体或属于同一类型等三类情形的建设项目,可以申请开展打捆审批,由所有建设单位共同编制一份打捆审批的环评文件。在环评文件中,政策和规划符合性、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污染治理措施等基本一致的内容可以合并表述,实现多个建设项目共享“一份报告、一并公示、一同批复”的便利。
“‘打捆’并不是简单的“合并同类项”,而是一次对环评制度的深度优化。” 王楚龙表示,环评“打捆审批”不仅统一了同类型项目的评价标准,还降低了同类型项目环评文件因编制差异所带来的审批和监管难度,实现企业成本和行政成本“双减”。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张德威 李竹 通讯员 徐洁芹 范敏玲 杨理和 陈宸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编辑:李竹,张德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