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熊斌等:加快发展航空物流,打造惠州空港经济区

南都N视频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4-01-18 15:03

“目前惠州仅有一类海港口岸和二类河港口岸各1个,没有航空口岸,惠州约有75%的制造业企业经深圳、香港等中转航空物流,约91%重点外贸货物水路运输至国外。由于惠州没有综合保税区,深圳的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对惠州外贸企业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今年两会期间,惠州市政协委员熊斌、黄河、刘伟国、洪长春、刘继满、郑卫宇联名建议,呼吁加快发展航空物流,打造惠州空港经济区。

现状:惠州航空物流发展潜力巨大

据悉,惠州机场目前正班航线45条,通航32个省会、枢纽城市,干线网络结构基本成型。根据《惠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年)》,惠州机场将发挥深圳第二机场的功能作用,与深圳机场完善市场拓展、空域资源、航空货运等合作机制,解决机场快速通道及边界通关问题,打造以惠州机场为枢纽的高效便捷交通网络,谋求与深圳机场错位发展、互补共赢的态势,共建世界级机场群,形成辐射深圳东、东莞、河源、汕尾等方向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作为对外空中门户,惠州机场应该在引领惠州经济发展、产业集聚、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平台作用。因此,迫切需要抢抓航空物流新的发展机遇,快速提升航空货运发展能级,赋能航空物流产业成为惠州新的经济增长点。”熊斌等委员称,惠州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2022年惠州市外贸进出口达30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023年外贸进出口继续回升,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达到2510.96亿元,增长6.3%,比上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实现GDP和外贸持续增长的好势头,直接反映惠州经济发展形势和对外开放水平。

不少物流企业反映,惠州航空物流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惠州发展现代物流业、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有不少外地大型品牌物流企业频繁来惠州机场联系对接,寻求航空物流合作,这对惠州发展航空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问题:竞争力弱不能满足物流发展需求

“尽管惠州目前对航空货运需求量较大,但大部分货物都通过广州、深圳、香港机场集散,很少通过惠州机场进出。”熊斌等委员认为,目前惠州机场竞争力较弱。惠州机场现有货运站最大年保障吞吐量仅2万吨,且无法保障全货机业务;客机腹舱带货的形式受客机机型、行李量影响较大,不能满足物流发展需求。

缺乏强大航空物流企业支撑。惠州从事航空物流的企业不多且弱小,没有实力较强的大型物流企业,物流服务费用高于周边城市,并且没有政府扶持,航空货运主要来自深圳、东莞吃不下的溢出货物。

项目引进缺乏科学统筹。纵观全市意向引入的物流项目,同质化问题严重,有约80%为冷链项目,70%的园区主要提供仓储和货运代理服务,目前仍没有以航空物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以前规划的空港经济区,规划的产业与航空缺乏关联性。

没有航空口岸和保税区。目前惠州仅有一类海港口岸和二类河港口岸各1个,没有航空口岸,惠州约有75%的制造业企业经深圳、香港等中转航空物流,约91%重点外贸货物水路运输至国外。同时由于惠州没有综合保税区,深圳的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对惠州外贸企业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

建议:发展航空货运 打造空港经济区

熊斌等委员建议,要大力支持惠州机场发展航空货运,加密航班密度,提升机场通达性;加强人员、设施设备等投入,提升机场航空货运保障能力;给予补贴和优惠政策,吸引航司开通全货机航线。

构建通畅的机场立体交通网。围绕机场打造惠州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加快机场路网建设,快速联通东莞、汕尾、河源等地,在机场内实现轨道交通、城际大巴、市内公交的多式联运,扩大机场服务半径。

打造高附加值的临空经济区。打造惠州空港经济区,应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突出空港产业特征,突出“数字城市”建设,营造国际化园区公共服务环境。

引进实力强的航空物流企业。包括支持顺丰等货运航司进驻惠州发展全货机业务,重点聚焦国际快件、跨境电商件、邮品件以及医药、冷链等,集中发展特色优势物流业务。同时,搭建行业综合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提高联盟市场议价能力和内部运转效率。

加快开通航空口岸。建议惠州市政府成立专班,重启航空口岸申报工作,并统筹安排口岸建设用地,做好口岸规划设计。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在税收、土地、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投资合作,形成稳定的客货流。

采写:南都惠州新闻部两会报道组

编辑:黄海林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