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山两会之预热
2023年,中山全力推进“小快灵、真管用、有特色”立法,地方立法工作成效显著。南都记者获悉,去年中山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开展了24场立法调研,对7件法规案进行了统一审议。
此外,南都记者从中山市政协了解到,2023年,《关于将河涌生态环境整治与休闲旅游相结合,重现岭南水乡风貌的建议》等10件重点提案(其中党派8件、团体1件、委员1件)全部办结。据悉,2023年立案的195件提案由中山84个承办单位办理,落实提案工作“办前、办中、办后”三沟通机制,采取电话沟通、现场视察、协商座谈等形式开展提案办理,促进提案建议的采纳落实。
人大立法
立法保护全市工业用地
规定草案已于去年11月提交审议
围绕“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山立法保护全市工业用地。“2023年,我们认真做好《中山市工业用地保护管理规定》的组织起草、审议修改工作”,中山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冯镜华介绍,遵循“严守总量、稳定存量、保障增量、提升质量”的原则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线,科学规划全市工业用地,保障工业发展空间。目前规定草案已于11月提请中山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
当前,中山正以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统领,全面推进“六个一体化”。“去年,人大把营商环境建设列为重要立法任务,完成了《中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冯镜华说。条例将营商环境分为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等进行全面规范,通过“双随机一公开”、包容审慎监管、非现场检查、信用监管等新型监管模式,将行政执法对企业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为了推动中山市营商环境建设,去年中山完成了《中山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立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为排水、海绵城市建设立法
目前正审议中
探索新兴领域协同立法,是去年中山立法工作的一大亮点。冯镜华介绍,与省人大常委会的《广东省粤菜发展促进条例》协同开展的立法项目《中山市特色预制菜促进办法(草案)》,已完成起草工作。
“虽然存在争议,但是预制菜的发展也有现实需求”,冯镜华说。2023年,“预制菜”受到多方争议,市民投诉多集中在宣传不符、味道不佳、标签信息不全等方面。“既然消费者存在顾虑,那能不能通过立法的方式,制定出全链条的管理规范,促进行业有序发展”。冯镜华说,比如对原材料选用标准、产品深加工规范、中央厨房制作、冷链配送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并对不同品类建立起相对科学、完善的行业标准。
此外,民生保障领域也是中山立法关注重点。当前,中山不少市民感受到前街后巷在不断施工,围蔽进行挖掘。“下雨水涝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冯镜华表示,为此,中山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制定《中山市排水管理条例(草案)》《中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目前正在审议。“既要涵养水土,又要做到排水畅通、防止内涝,就要提前做好制度设计。”
对“工改”和营商环境领域
26份政策文件开展专项审查
如何提高地方立法质量,高效推进实施,也是中山人大的重点工作。2023年,中山探索人大主导、部门联动审议、多方参与修改的立法协作机制,在人大组织下,协调部门参与法规起草、审议修改、表决通过等立法全过程,强化部门在法规起草和审议中的主体责任。
比如在开展《中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山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中山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中山市工业用地保护管理规定》等法规起草、审议起草过程中,共组织开展了24次立法调研,召开7场论证会和评估会,通过媒体公告或发出征求意见函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22次,共收集500余条意见和建议。
备案审查是对规范性文件中的合法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问题开展审查研究,对存在不符合宪法法律规定、明显不适当等问题的,督促制定机关予以改正。“如何保证法律法规在本地区正确实施?如何保证政府出台的红头文件跟法律法规不相抵触?就是要靠备案审查”。冯镜华介绍,2023年,中山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工改”和营商环境领域的26份政策文件开展专项审查,对标对表周边城市的成熟经验做法,对改革任务有重大影响的政策措施,增强政策可操作性。
同时严格落实“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工作要求。将中山市政府、法院、检察院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13件,全部纳入主动审查范围,逐件进行审查,并联合中山市司法局对中山市792件现存有效文件进行全面梳理,推动存量文件清理,提高政策协调性。
1月17日下午,中山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七次会议,决定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月2日至3日召开。 实习生 邓欣悦 摄
政协提案
共收到提案424件
10件重点提案全部办结
南都记者从中山市政协了解到,2023年,《关于将河涌生态环境整治与休闲旅游相结合,重现岭南水乡风貌的建议》等10件重点提案(其中党派8件、团体1件、委员1件)全部办结。
据介绍,市政协党组高度重视提案工作,专题听取提案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提案工作,明确提出2023年是提案工作提质年的整体目标。市党政领导和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亲自督办重点提案,开展提案办理协商、专项民主监督、提案办理“回头看”,推动提案办理取得明显成效。
2023年,在中山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424件(其中集体提案94件、个人提案330件),内容涉及财政经济、交通运输、城建环保、科教文卫体、政法、社会保障、农业农村等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市政协进一步加大了提案“并、转”力度,审查立案195件,对内容相同或相近的54件提案打包成21件系列提案进行并案处理,转建议229件交有关部门参阅。
“二次供水”改造回头看
落实落细居民饮用水安全
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持续两年跟踪市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重点提案“加强二次供水管理,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的落实情况,组织提案者和政协委员前往沙溪镇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等现场开展提案办理回头看活动,助推居民饮用水安全提案办理落实落细。
此外,围绕“高质量规划轨道站场 美塑中山城市形象”课题开展深度调研,组织市相关部门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分别前往市内的中山站、中山北站、小榄镇、古镇站,东莞市虎门站,浙江省义乌市、金华市、衢州市实地调研,对轨道交通站场建设规划、设施配套、周边环境卫生美化、公共秩序管理等方面进行考察调研。
据介绍,2024年,市政协提案委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88”工作安排,积极运用高质量提案履职尽责,扎实推动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将围绕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委员到省内外城市考察调研,通过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一手资料,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为中山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围绕民生热点开展民主监督,围绕重大项目落地、十大民生实事等重要民生工程继续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此外,继续开展重点提案办理“回头看”,针对焦点问题,持续监督发力,通过提案监督促进提案办理成效。
采写:南都记者 吕婧 侯玉晓 实习生邓欣悦 通讯员 张志云
编辑:侯玉晓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向湾图强 奋进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