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什么时候进入“工业3万亿俱乐部”?
月初,佛山官宣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后,舆论开始关注东莞的时间表了。
22日,2024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新闻发布会召开。东莞正式官宣,明确力争到2027年底,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0000亿元。
那么问题来了,东莞将如何做?
“工业3万亿”是反映产业能级,体现城市竞争力,衡量制造业城市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体量超过全国约一半的省份。目前全国进入“工业3万亿俱乐部”共有四个城市,分别是深圳、苏州、上海,以及这一次的佛山,含金量不言而喻。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东莞工业总产值超过2.5万亿元。如今要在未来4年内实现“工业3万亿”的突破,必然需要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更需要新质生产力强支撑,尤其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尽管东莞稳住外贸进出口总值,继续位居全国第五位、广东省内第二位,但是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受到冲击是事实。
东莞需要“新质生产力”,强有力的举措,增强核心竞争力,穿越周期。
一号文也给出了思路,在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方面,东莞将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智能检测装备、人工智能和未来产业等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目标也定好了,东莞力争 2027 年,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 12000 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 6000 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营收规模达到 2100 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营收规模达到 1000 亿元。
这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东莞厚植产业生态而做出的选择,将强化企业梯队成长体系、强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现代服务支撑体系等维度给予支持,抬高东莞产业“天花板”。
除了选赛道,也要“傍大款“,“一号文”特别提及强化与广深协同联动发展,与广深高质量建设跨区域产业组团,在新能源汽车、新一代通信技术、半导体及集 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万亿级”“千亿级”产业联合打造若干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培育新支柱产业,已是工业强市共同发力的方向。对东莞而言是,标兵在前,追兵渐近。
生产车间。(资料图)
最强地级市苏州,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力争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4个万亿级主导产业。
隔壁“大哥”深圳,深圳持续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提出力争到2025年,战新产业增加值达1.5万亿。
最新“万亿”城市常州的“新能源之都”越叫越响,到2025年,新能源领域产值规模力争超万亿元。
所以,不管是要闯进“工业3万亿俱乐部”,还是参与未来城市竞争,东莞壮大能挑大梁的新支柱产业是刻不容缓。
采写:南都记者 梁锦弟
摄像:南都记者 曾奕静 实习生 金杨 蒋妍嘉
编辑:梁锦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