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肺结节要不要手术?深圳医生话你知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4-01-21 00:26
图片

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国内恶性肿瘤首位,并且呈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体检手段的增加,越来越多人体检发现肺结节。肺结节就是肺癌吗?发现肺结节应该怎么做?很多人谈结节色变。本期《略知二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万延辉主任医师和大家分享有关肺结节的知识。

图片

讲述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万延辉主任医师

肺结节是胸外科常见几种疾病的统称,可能是肿瘤形成的肺结节,也可能是炎症、纤维结节、良性肿瘤等引起。临床中,患者查出肺结节,最担心这个结节是恶性肿瘤。其实,肺结节尤其是较常见的磨玻璃结节,如为恶性,一般是腺癌,此类腺癌多数具有惰性生长的生物学特征,发展比较慢,我们在门诊经常看到,有的人七八年前就有肺结节,经过这么多年,只有一点点变化。我们会通过影像学来看是否需要手术或继续观察,目前我门诊随访观察的有100多个肺结节患者,很少会突然变化。

很多患者查出肺结节后来到门诊,会跟医生说,担心结节有变化,焦虑、急于想要手术或寻求其他治疗方案。但,对于不需要手术干预的,医生往往会说随访观察就好,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大部分肺结节是良性的,可以长期带结节生存。如果一发现肺结节就切除,那以后长了结节,可能还要第二次、第三次手术,这会增加再次手术的难度,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所以能观察的还是尽量观察。

图片

现在很多人是多发肺结节,如果部分需要手术,争取做到切除风险大的,对于风险小,位置比较深的,我们一般选择观察。随着临床技术技能的发展,恶性结节可以定向放疗、经皮及经电磁导航支气管消融治疗,这是一种治疗趋势,所以对于小结节可以等一等,以后技术发展,可以有更好的治疗方式。现在网上有很多人谈结节色变,我建议市民体检发现结节,给专科医生看,一般会给一个很好的建议。

临床上,会遇到患者说,“我为什么结节这么多?”其实引起结节的因素很多,现在临床研究比较深入,一般是基因突变,大部分是受免疫因素影响,所以,应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精神状态要好些,注意调整生活方式等。

目前肺部晚期恶性肿瘤通过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放疗等方式,效果很好。市民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我国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较早的一些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癌症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世卫组织认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图片

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已经20多年,可以说见证了外科技术的发展,刚开始做胸外科医生时,我们都是做开放式手术,开了几年,就有了微创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恢复也快。现在做手术,我们医院基本是用3D腔镜下进行,可以360度看内部情况,血管、气管等器官的暴露特别顺畅、清晰,做手术更干净更安全,做一个肺结节手术,比如说切个肺段,可能只出三五十毫升血,几乎没什么血。

做医生,从开始干临床到退休那天,就得不断学习。从开始开大刀,到3孔腔镜镜下手术,再到2孔、单孔,引流管从有拇指那么粗,到比输液管还细,我见证了这个过程,所以做医生一定要保持不间断的学习。这是一个苦中作乐的职业。平时我只要吃完饭,都会看看别人的手术视频,向别人学习学习,或者看看自己原来做过手术的视频,看哪里不完善,可以改进一下。现在机器人手术出现了,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机器人手术怎么做。医生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改进,让患者拥有更好的手术效果,随着你技术的不断提高,成就感也越高,也就更爱这个职业。

做医生,跟患者沟通也很重要。在门诊,有的人一听说肺结节,就会很担忧烦躁,这时我们需要安抚患者。患者如果很焦虑,做手术后疼痛感会更强,所以跟患者沟通很重要,让患者理解你,相信你。争取成为他的朋友。总之,干一行爱一行,当你干得好了,成就感也越强。

统筹:南都记者 李榕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

通讯员:帅菲斐 王璐鑫 吴文妍

编辑:李榕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