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华全集》出版首发:他写《东江女人》也写《谍海苍茫》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4-01-22 22:09

收录广东河源籍作家刘浩华生前发表主要作品的10卷本《刘浩华全集》,日前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24年1月20日,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人民出版社、河源市委宣传部指导,河源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源市作家协会、河源市图书馆主办的《刘浩华全集》首发式暨创作座谈会在河源市图书馆举行。来自广东省作协、广东人民出版社、河源市及所属区县宣传文化系统代表及刘浩华亲属和生前友好代表等80余人参加了活动。

图片

《刘浩华全集》,刘大鹏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

刘浩华(1946—2016), 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涧洞村人,中国作协会员,曾任广东省作协理事和河源市作协主席、名誉主席等。他是一位从农村走出的作家。小学六年级在校内黑板报发表《积肥》小诗得到龙川县文化馆一位县文艺刊物编辑推荐刊登后,开始对文学产生兴趣,此后克服各种困难逐渐走上文艺创作之路,直到39岁才调入龙川县文化馆工作。刘浩华以丰硕的创作成果,践行了他一直坚信的“贫困山区并不等于文学贫困”的理念。

图片

作家刘浩华(1946—2016), 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涧洞村人。

自1990 年出版《蔚蓝色的蝴蝶梦》开始,至2015年《春光在这里》出版,刘浩华在25年间共出版个人著作12部,独立或合作编写著作6部,很多作品曾在《南方日报》《广东农民报》《文艺生活》《广东公安报》《中华传奇》《天涯》《隐蔽战线》等报刊连载或发表,不少作品获得国家、省、市的奖项。刘浩华是河源建市后第一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文学创作者,也是河源市作协的创立者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南方日报》就发表题为《东江之子的艺术追求》评论,对刘浩华扎根乡土,立足东江流域的文学创作给予高度肯定。

图片

刘浩华部分著作的封面。

《刘浩华全集》由刘大鹏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全集以刘浩华的个人著作为基础,按文体和题材为主要分册依据,全集分为10册,共210万余字。第1-4册为长篇小说,分别为《黄金通道》《 午夜行动》《人间烟雨》和《东江剿匪记》;第5-7册为中短篇小说集,这些作品曾收录于作者此前结集出版过的《谍海苍茫》《东江女人》《走进晨曦》《古城春晓》《春光在这里》等;第7册为小说集《谍海苍茫》;第8册为散文集《人在山水间》等;第9册为杂文集《走进晨曦》等;第10册为诗歌、民间文学集《山河情缘  古城春晓》,其中包括了《龙川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的采录作品。

广东省作协二级巡视员、社联部主任谢石南在首发式致辞中,首先高度评价了刘浩华创作的艺术水平,并指出刘浩华的作品紧扣时代,书写基层百姓的悲欢苦乐,是东江百姓生活的真实记录者。他也充分肯定了河源市相关部门对本土老作家的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支持。

在座谈中,许多发言者除了充分肯定《刘浩华全集》的文学价值,还都强调了全集文字背后所展现的刘浩华坚韧不拔、勤学不辍、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刘浩华的家属代表、生前好友、文友和同事等,也都回忆了刘浩华生前的勤奋写作、耿直正派、乐于提携后辈、重视家风教育等点点滴滴的生动细节,让人们更加了解和认识了作品后面的作家人生。

图片

刘浩华部分著作的封面。

有论者认为,《刘浩华全集》作为一位基层乡土作家作品的集大全者,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宝贵的资料价值和样板意义,它展示了改革开放时代特色下一个乡土作家成长和创作的轨迹。仅从刘浩华的小说创作来看,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他更在立足东江客家乡土风情的基础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创作了大量的法制(刑侦、谍报)类作品并受到广泛欢迎,其时代、个人与作品之间的反差与关联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题目。

在《刘浩华全集》的首发式上,还举行了刘浩华亲属向河源市作家协会、河源市图书馆等单位赠送《刘浩华全集》的仪式。(采写:南都记者刘晨)

编辑:刘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