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支持家电家居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6G等未来产业......1月23日上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省长王伟中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广东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并擘画了2024年广东发展新蓝图。
立足新的起点,广东高质量发展如何“稳”与“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又将如何布局、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用多组数据图带你了解。
多项经济数据稳居全国第一
据2024年广东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4.8%,是全国首个GDP总量迈上13万亿元关口的省份,连续35年保持着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
在全国的经济版图中,广东占有重要分量。除GDP总量外,2023年广东还有多项数据稳居全国首位: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值8.3万亿元人民币,逆势实现正增长,并贡献了全国外贸五分之一的体量,连续38年稳居全国第一;海洋生产总值占比达14%、总量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23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万亿元、增长5.8%,高于经济总量的增长水平。此外,深圳正式加入“万亿元消费城市俱乐部”,成为继广州之后的广东第二个万亿元消费城市。
制造业含“智”量远高于全国水平
工业生产是广东经济的重要支柱。2023年以来,广东提出坚持实体经济为主、制造业当家,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推动工业发展气象一新。202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4.4%,相较于2022年1.6%的增速,提高了2.8个百分点。
同时,广东工业经济结构质量居全国前列,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约为30%、55%,且发展势头良好,2023年分别同比增长3.2%、6.1%。
据悉,广东将继续深化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新型工业化,力争2024年推动超过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92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战略性产业呈“8372”梯度发展格局
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提到,要巩固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2.51万亿元,同比增长3.5%。
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目前广东已经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与食品、汽车等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3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四成,呈现出“8372”梯度发展格局。
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广东制造的稳定器。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发现,广东10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中过半的2025年营收目标超两万亿,其中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营收将达到万亿元级别。
汽车制造业连续两年双位数增长
2023年,广东工业生产稳步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3万亿元,同比增长4.4%。
其中,重点行业对工业生产支撑作用凸显。三大支柱产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8.8%、11.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7%。
广东正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制造业的“含智量”。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增长83.3%,集成电路增长23.8%,光电子器件增长17.9%。
广东正突出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大工业投资力度。2023年,工业投资增长22.2%,占全部投资比重33.3%,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0.7%。
“制造业当家”等多项省级投入超百亿
2023年,广东省持续加大在推动制造业当家、推进科技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含绿量”等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多项省级投入超百万,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2023年广东财政全力支持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省级投入272.43亿元,增长近3成。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去年,广东投入省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专项资金100亿元以及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6.03亿元,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3年是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开局之年,广东财政坚持“头号工程、头等保障”,新增安排重点任务保障资金155亿元;围绕办好省十件民生实事,去年全省财政安排308.34亿。
广东正不断提升“含绿量”。省级统筹安排84.66亿元,全力支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实现绿美广东经济、社会、文化效益提升。
五大未来产业将抢滩“千亿级”“万亿级”
2023年5月,广东印发实施《广东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编制工作方案》,选择有望形成千亿级、万亿级规模的前沿产业方向,将重点发展未来电子信息、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材料、未来绿色低碳等五大未来产业集群,打造全省未来产业发展矩阵。
未来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展望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到2035年,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广东将打造全球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高地。
未来智能装备方面,到2030年,广东要取得30项左右关键未来智能装备技术突破,牵头或参与制定30项以上未来产业标准;培育4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和5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未来生命健康方面,全省将培育10家左右掌握颠覆性技术、拥有爆发成长潜质并可能成长为世界级公司的未来型企业,力争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0%。
未来材料方面,广东将培育5个以上未来材料产业先导区,共建100个以上实验室/企业未来材料联合工程中心,实现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发展。
新型储能是推动未来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技术,广东野心勃勃,锚定2027年新型储能产业营收1万亿元总目标。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罗韵 谢小清
设计:张许君 张博
数据来源:2024年广东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新华网、南方网等媒体报道
编辑:罗韵,谢小清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4广东省两会
高质量 新数质